摘要
“去工业化”最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表现为工业资产、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出现长期性下降。不同于国外的去工业化具有长期性主动性趋势性特征,我国的去工业化是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现象,具有阶段性被动性现象性的特征。通过对出现“去工业化现象”的山西省X市近郊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的考察分析,本文认为,资源型城市近郊乡村的经济结构中存在两个风险,即较高的去工业化风险和较低的重新工业化的风险。资源型经济地区去工业化的原因具有普遍性,反映了国内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整体较低的事实,以及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如果不及时防范和解决,有成为去工业化趋势的可能。消除和防范“去工业化现象”的实践路径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导向,通过针对性地统筹解决城乡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在解决矛盾中创造有效需求,激发发展动能,实现产业升级,防止过早的去工业化。
出处
《统计与管理》
2021年第7期34-40,共7页
Statistics and Management
基金
山西省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新时代山西革命文化创新性传承研究”(2019W127)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立德树人’理念的实现路径研究”(2018B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