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化自信”背景下高职学生素养教育路径研究——基于“非遗剪纸”传承创新视域出发 被引量: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特指承载着活态流变非物质特性下的工具、实物、工艺品甚至文化场所,其历史延续得益于人的参与性和融入性。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很多精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剪纸”文化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项目,不仅是民族自我认知的历史依据,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形载体。在文化自信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培养青年一代大学生以“非遗剪纸”为代表的中华优秀文化根脉的传承和创新是一项重大课题。论文将从“非遗视角”出发,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将“非遗剪纸”与大学生素养教育相融合,创新素养教育路径研究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基于“非遗剪纸”视域探讨如何增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效果、高职学生素养教育成效。
出处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30-32,共3页 Journal of Lvliang Education College
基金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核心能力课题“新时代以非遗为载体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重点课题)(项目编号:CVCC19123)” 2019年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立项课题“文化自信背景下校园‘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模式探究——以李梦欣剪纸工作室项目为例(项目编号:2019R46500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侯晓华(1978-),男,江西浮梁人,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王群(1988-),女,四川泸州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工部,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发展。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16

共引文献35

同被引文献40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