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茶叶种植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以提高茶叶产量及品质,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为茶农发展奠定基础,为茶叶生产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基于此,对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
覃照标
机构地区
凌云县农业农村局
出处
《南方农业》
2021年第6期52-53,共2页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关键词
茶叶
病虫害
综合防治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作者简介
覃照标(1963-),男,壮族,大专,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技推广与作物病虫害监测及防控。E-mail:648514505@qq.com。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8
1
王勇,郑和斌,欧高财.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促进茶叶产业提质升级中的作用[J]
.中国植保导刊,2015,35(12):77-80.
被引量:21
2
朱祚亮,胡昌华,余昌清,李素芹,何艳,曾宪玉.
宜都市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示范[J]
.湖北农业科学,2017,56(8):1477-1479.
被引量:3
3
范刚强,粟俊,李威.
黔东南州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探究[J]
.农技服务,2015,32(10):132-132.
被引量:5
4
欧高财,李耀明,王勇,王沅江,郑和斌,包强.
加快推进湖南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路径与工作思路[J]
.中国植保导刊,2016,36(12):79-82.
被引量:9
5
欧高财,李耀明,郭海明,王沅江,刘箐,谢绍兴.
湖南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模式探索[J]
.中国植保导刊,2018,38(5):84-87.
被引量:7
6
郭灿,高秀兵,何莲,张钦,孟泽洪,吕召云,陈娟.
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应用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6):105-109.
被引量:22
7
旭日.
茶叶种植中病虫害预警的数据挖掘技术分析[J]
.福建茶叶,2016,38(3):28-29.
被引量:3
8
唐劲松.
湖北五峰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发展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J]
.中国园艺文摘,2015,31(11):93-9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彭萍,徐进,侯渝嘉.
假眼小绿叶蝉性信息素田间诱捕试验[J]
.南方农业,2007,1(1):77-78.
被引量:21
2
周顺玉,尹健,马俊义.
几种植物源农药防治茶树主要害虫的药效[J]
.北方园艺,2011(11):128-130.
被引量:21
3
徐健,肖强,刘琴,唐美君,殷向东,殷坤山,张爱琴,祝树德.
茶尺蠖病毒Bt生物农药尺蠖清的研制与应用[J]
.江苏农业科学,2005,33(6):56-58.
被引量:9
4
厉晓腊,金轶伟,柴一秋,陈官菊,刘又高.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茶毛虫的致病性研究[J]
.茶叶科学,2006,26(4):265-269.
被引量:13
5
游春平,肖爱萍,傅志岸,甄俊杰.
稻瘟病生防菌对四种作物土传病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6):860-863.
被引量:10
6
韩宝瑜,周鹏,崔林,周孝贵,夏艳.
不同管理方式的茶园生境中茶尺蠖及其天敌密度的差异[J]
.植物保护学报,2007,34(1):15-21.
被引量:22
7
劳飞,朱玉业.
数据挖掘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4053-4053.
被引量:5
8
唐美君,肖强,郭华伟,殷坤山.
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示范应用试验[J]
.中国茶叶,2007,29(3):28-29.
被引量:7
9
Sibani Sankar GHATAK,Md. Wasim REZA.
球孢白僵菌对油桐尺蛾的生物效力(英文)[J]
.昆虫学报,2007,50(9):962-966.
被引量:11
10
毛迎新,刘明炎,王友平,龚自明.
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灰茶尺蠖的致病性研究[J]
.华东昆虫学报,2007,16(3):216-219.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57
1
吴晶华,谌小刚,邓伍华,尹月皓.
安化县茶叶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应用实践与示范成效[J]
.中国植保导刊,2019,0(12):89-91.
被引量:10
2
向泽旺.
探析精细化管理在茶叶种植加工中的应用与推广[J]
.区域治理,2019,0(8):115-115.
被引量:2
3
朱彩虹,朱雪英.
遂昌县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与示范[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7):167-167.
4
李平,林强,高冬梅,郭萧.
重庆优质绿茶产区茶园蚂蚁物种多样性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1(2):167-171.
被引量:2
5
袁争,雷攀登.
茶园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J]
.茶业通报,2015,37(3):105-108.
被引量:4
6
周玉芹,彭大国.
兴山县水月寺镇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应用效益[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163-163.
被引量:2
7
韩敏,葛伟.
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探讨[J]
.新乡学院学报,2015,32(12):28-30.
被引量:5
8
范文生.
闽北地区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J]
.吉林农业,2016(4):106-107.
被引量:1
9
徐小俊,付步礼,方佳.
绿色防控模式对热带果树害虫的控制潜能及其效益评价——以海南儋州特色果园为实证[J]
.热带作物学报,2016,37(6):1206-1212.
被引量:6
10
马爱社,王小丽,孙琦,黄进,欧阳友香,安菲,顿耀元.
茶园虫害生态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3):192-193.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67
1
赵莹,王玮,尹丹阳,梁晓聪,乔海鸥.
2018—2021年陕西省市售水果中农药残留状况调查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3,35(12):1749-1756.
被引量:6
2
陈国政.
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J]
.新农民,2024(9):69-71.
被引量:3
3
JunKang Guo,Xin Lv,HongLei Jia,Li Hua,XinHao Ren,Haris Muhammad,Ting Wei,Yongzhen Ding.
Effects of EDTA and 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on plant growth and heavy metal uptake of hyperaccumulator Sedum alfredii Hanc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20,32(2):361-369.
被引量:17
4
管克,陈建业,徐淑林,倪瑞栋.
2022年温州市瓯海区市售茶叶中11种农药残留检测及风险评估[J]
.实验室检测,2023(8):38-44.
被引量:1
5
王明江,章如意,林多多,林玲,周益军.
棉花黄萎病不同抗性品种内生菌数量调查与拮抗菌筛选[J]
.江苏农业科学,2010,38(2):102-104.
被引量:12
6
黄静,盛下放,何琳燕.
具溶磷能力的植物内生促生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生物多样性[J]
.微生物学报,2010,50(6):710-716.
被引量:53
7
高旭晖,高曙晖.
茶树叶面微域环境的病理剖析[J]
.中国茶叶加工,2000(4):34-37.
被引量:14
8
张红,吕家珑,曹莹菲,徐温新.
不同植物秸秆腐解特性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J]
.土壤学报,2014,51(4):743-752.
被引量:99
9
刘方春,邢尚军,马海林,杜振宇,马丙尧.
干旱胁迫下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对侧柏生长及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J]
.林业科学,2014,50(6):67-73.
被引量:14
10
刘远康,龚兴红.
生物技术在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
.植物医生,2001,14(3):7-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晏保繁.
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治[J]
.种子科技,2022,40(23):100-102.
被引量:2
2
邓晓旭,谢夏,潘娅梅,赵丰华,蒋双丰,徐文,张洁,孙润红,夏明聪,杨丽荣.
茶树腐皮镰刀菌拮抗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促生防病特性分析[J]
.茶叶科学,2023,43(1):67-77.
被引量:6
3
袁伏才,贺彩明,周艳霞,印显爱,潘峰.
茶叶中农药残留现状及控制措施[J]
.食品安全导刊,2024(24):159-161.
4
赵培蓉.
贵定地区茶叶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5,28(1):74-76.
二级引证文献
8
1
王星驰,晏嫦妤.
茶毛虫发生规律与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
.广东茶业,2023(5):16-22.
被引量:3
2
邓骛远,高刚,游玲,张海英.
宜宾4个品种早茶叶可培养内生细菌的比较分析[J]
.宜宾学院学报,2024,24(6):59-64.
3
李红莉,卢健,赵芸,黄海涛,崔宏春,朱建杰,任国华.
茶树炭疽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拮抗机制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2024,65(8):1902-1907.
4
李桂花,谭琳,沈程文,邓玉莲,黄虹,史子涵,吉进军,胡秋龙.
茶树根腐病拮抗放线菌分离、鉴定及生防潜能研究[J]
.植物保护,2024,50(5):87-96.
5
钟宇,牛莉莎,曾雨洁,吴涓,任禛,唐佐芯,魏薇,魏环宇,曹振亮,贾博轩,王小晓,罗志斌,王瑞聪,夏体渊.
魔芋软腐病拮抗菌GZA12的分离鉴定及其防病促生作用[J]
.微生物学报,2024,64(10):3916-3931.
被引量:3
6
竺利红,邱海萍,项慧娟,刘浩,施跃峰,袁玉伟.
山核桃内生细菌ZL34的鉴定、抑菌活性及发酵培养基优化[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4,40(4):894-904.
7
黄顺年.
基于无公害茶叶生产的植保综合调控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25(2):65-67.
8
郑昭焕,余函纹,梁笑,张玉洁,王铁霖,蒋超,池秀莲,查良平,桂双英,刘娟.
桔梗根腐病拮抗菌的筛选及生防机制初探[J]
.药学学报,2025,60(3):825-833.
1
于凤霞.
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
.山西农经,2021(3):87-88.
被引量:6
2
夏金海.
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析[J]
.农村科学实验,2021(13):42-43.
南方农业
202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