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贯通服装类专业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过程中,中高本衔接贯通迫在眉睫。发达国家中高本衔接模式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分析服装类专业岗位定位及专业能力结构要求基础上,确立中、高、本衔接贯通服装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制订一体化贯通培养计划,分段设计贯通培养一体化课程,以期为服装类专业学生职业晋升创造更多机会。
作者
严瑛
杨玫
机构地区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年第4期148-149,共2页
基金
陕西职教课题,项目编号SZJYB19-103
陕西省中华职教社课题,项目编号ZJS202007。
关键词
中职
高职
本科
贯通
培养计划
课程设计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作者简介
严瑛(1969-),女,陕西韩城人,硕士,主要从事专业教学及职业教育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34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贺新.
职业带理论视角下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成人教育,2017,37(2):80-83.
被引量:17
2
许译心,沈亚强.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普职融通的困境与破解[J]
.教育与职业,2015(10):9-13.
被引量:36
3
黄勇鹏,李志松.
“从新手到专家”——德莱弗斯模型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14):38-39.
被引量:14
4
赵志群.
对《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解读[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0(4):7-9.
被引量:72
5
张虹.
人文教育浅论[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2):42-43.
被引量:2
6
张丽,李志强.
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育要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257-258.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16.
2
谢增伟.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3,(34).
3
李学锋 王玲.基于高职特色的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A]..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技职)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2..
4
Peter J Smit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 M ],Washington: Spring 2003.
5
[苏]米特罗欣著,李昭时译.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6
c.p.斯诺.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7
教育部等六部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z].2014-06-16.
8
许亮.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9
卫芳.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其归因探析[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8,17(3):86-88.
被引量:9
10
关颖.
教师是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J]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7):27-2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34
1
张志新,徐小琴,杨巍.
我国“职教高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技能”成分视角[J]
.职业技术教育,2023,44(30):37-43.
被引量:5
2
谢颖.
价值整合与平台化:高品质职业院校建设的选择和进路[J]
.教育科学论坛,2020(33):30-35.
被引量:1
3
何丹,宋海清,陈潇.
基于职业成长规律的高职口腔医学技术现代学徒三段贯通培养探索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7):32-34.
4
汤利华.
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对旅游高等教育的启示[J]
.旅游学刊,2004,19(S1):80-86.
被引量:11
5
徐飞跃.
基于工作过程的农业商贸英语课程设计研究[J]
.大家,2012(9):72-73.
6
闫伟红.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内容重复问题及对策[J]
.消费导刊,2009,0(18):189-190.
被引量:2
7
段志坚.
试论以就业为价值取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职教论坛,2004,20(09S):7-9.
被引量:11
8
段志坚.
试论以就业为价值取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11):105-106.
被引量:3
9
段志坚.
以就业为导向 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28):33-35.
被引量:28
10
朱林.
论高职高专传媒类人才的“个”性化特色培养模式[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4):258-260.
同被引文献
13
1
曾鑫.
关于“3+2”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J]
.汽车维护与修理,2020(2):42-43.
被引量:1
2
陈敏,张晓东,吴斌,周玉海,施俊侠.
“3+2”高本衔接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1,11(2):29-35.
被引量:18
3
朱军,张文忠.
基于能力层次结构理论的职业教育中高本贯通教学衔接探究[J]
.职教论坛,2020(8):54-58.
被引量:28
4
杨锐鑫.
“4+0”高本衔接协同育人管理机制的构建[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4):16-18.
被引量:4
5
易晓爽,姜学.
我国中高本衔接人才培养现状探析[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4):89-91.
被引量:5
6
刘健,罗强,龚森.
职业教育“中高本”人才培养衔接的实践探索[J]
.教育评论,2021(12):3-9.
被引量:12
7
邬志锋,丘社权,肖明明.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本衔接协同育人路径的研究与实践[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1):80-84.
被引量:2
8
徐颖.
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就业与保障,2021(23):115-117.
被引量:4
9
张阿芬,苏天高,廖亦彩.
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探析[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4):74-76.
被引量:14
10
来金晶.
中高本贯通培养视角下的新商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1):47-5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兰慧琴.
职业教育贯通“中高本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机电技术,2023(3):107-109.
被引量:1
2
兰慧琴.
职业教育的中高本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质量优化策略[J]
.文教资料,2023(7):133-13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杨楠,张永元.
职业院校中、高、本衔接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24(3):127-129.
2
赵美玖,赵小春,唐丽丽.
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战略实施策略[J]
.南北桥,2024(12):175-177.
1
李金波,陈全君,徐娟.
西部新建本科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探究——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0,39(5):78-83.
2
严正宇.
任务驱动下的《软件项目实施——工作手册式教材》建设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1):92-93.
被引量:6
3
践行新发展理念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J]
.北京教育(高教),2021(4):36-39.
被引量:1
4
郭美华,刘杰.
“新能源汽车技术”在智能网联背景下的高职高专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索[J]
.时代汽车,2021(7):107-108.
被引量:4
5
罗冠卿,代兵.
小农户和现代化农业如何有机衔接[J]
.科学大众(科技创新),2021(4):413-414.
6
李颖,林毓梁,匡桂阳,张伟.
高职与本科贯通培养模式研究与分段衔接创新设计[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1):117-120.
被引量:4
7
杨君,陈志国.
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21(13):78-81.
被引量:3
8
陈红,朱乔峰,王晓月,王绍成.
一种低温液氢加注阀的设计研究[J]
.低温工程,2021(2):65-69.
被引量:1
9
汪涛.
某城区河道提升改造工程设计技术研究[J]
.水利技术监督,2021(3):144-146.
被引量:5
10
常俊鑫,周敬巍,王彦,苏召.
电网企业青年骨干员工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J]
.管理学家,2021(5):52-54.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