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在现实主义中熔铸时代精神——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方位与价值探讨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在符号学相关理论的视角下,简析符号三元法、三分法及解释项理论在美术作品中的体现,并立足于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方位与价值,试论其在传播、表意和衍义上的运行原理,探讨在创作中坚持现实主义为主导之时代方位的缘由,并分析熔铸时代精神于图像,彰显社群价值的成因。
作者
李中诚
机构地区
中央美术学院
出处
《美术大观》
2021年第3期86-87,共2页
Art Panorama
关键词
主题性
美术创作
符号学
时代
现实
分类号
J204 [艺术—美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89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5
1
习近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
.延安文学,2015,0(6):4-15.
被引量:239
2
赵星植.
论皮尔斯符号学中的传播学思想[J]
.国际新闻界,2017,39(6):87-104.
被引量:97
3
于洋.
图像叙事与艺术真实--当代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本体规律与焦点问题[J]
.美术,2018(8):11-13.
被引量:29
4
文一茗.
论符号解释项与主体示意的关联[J]
.中国外语,2016,13(2):41-47.
被引量:5
5
赵星植.
“无限衍义”真的无限吗?——再论皮尔斯的解释项理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3(6):138-142.
被引量:27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马芳芳,丁尘馨.
专访二月河“我为什么歌颂康熙雍正乾隆”[J]
.新闻周刊,2003(34):66-67.
被引量:7
2
宇文所安.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M].郑学勤,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3
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
弗莱德·R·多迈尔.主体性的黄昏[M].万俊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5
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M].徐和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6
皮尔斯.皮尔斯.论符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7
Liszka,J.Some reflections on Peirce’s Semiotics[J].符号与传媒,2014(9):18.
8
李斯卡.皮尔斯符号学导论[M].赵星植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9
文一茗.红楼梦叙述中的“自主”与时间意识[J].《红楼梦》叙述中的符号自我[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10
尚辉.
当代人文视角中的历史画卷[J]
.中国美术馆,2010(7):118-12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89
1
何丽.
中国历史题材的古装历史电视剧的意义建构之探讨[J]
.中外文论,2018(2):52-57.
被引量:1
2
范玉刚.
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厚植现代化强国的“中国特色”[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2):110-120.
被引量:1
3
冯宪光.
新时代的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0(1):2-9.
4
张清民.
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百年发展与成功经验[J]
.中国社会科学,2021(4):67-86.
被引量:12
5
苏有鹏.
女神的诞生:符号学视角下“女装大佬”的身份建构[J]
.新闻传播,2019,0(16):20-21.
6
郭欣羽,刘田原.
符号学视域下红旗渠文化符号解读[J]
.艺术管理(中英文),2023(3):13-18.
7
漆亚林,孙鸿菲.
以符号为方法:提升中华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力影响力[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4(3):38-53.
8
梁启越,秦欣.
跨媒体叙事视角下网络文学IP的场域演化与开发策略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23,9(4):47-51.
被引量:1
9
邹济予.
“模因论”视阈下抖音短视频传播模式分析[J]
.新媒体研究,2021(5):14-16.
被引量:4
10
忻平,姜楠.
从“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到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文化民族性理念的百年传承与实践创新[J]
.探索与争鸣,2021(6):60-77.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20
1
沈光伟.
国魂人魂入画魂——写在“道明·气充·文雄——一个花鸟画家的家国情怀”展览前[J]
.山东艺术,2020(5):124-127.
被引量:1
2
张德华.
谈《八女投江》的创作[J]
.美术,1994(10):14-15.
被引量:4
3
巫鸿,孙庆伟.
九鼎传说与中国古代的“纪念碑性”[J]
.美术研究,2002(1):17-26.
被引量:24
4
孙机.
蜷体玉龙[J]
.文物,2001(3):69-76.
被引量:35
5
向安强,张巨保.
侗族稻作农耕文化初探[J]
.农业考古,2008(1):212-218.
被引量:6
6
尚辉.
开放中的审美突破与文化穿越——中国美术改革发展30年[J]
.艺术百家,2009,25(1):8-16.
被引量:5
7
张盛.
数字雕塑创作的“非线性”特征[J]
.雕塑,2017(5):66-67.
被引量:4
8
邵晓峰.
百年中国雕塑的主题创作[J]
.美术,2018(6):99-103.
被引量:5
9
沈颖.
在最好的时代里有所作为 青春·担当——山东青年美术力量系列展有感[J]
.国画家,2018,0(4):25-25.
被引量:2
10
翁剑青.
中国现当代雕塑形态的流变与多元趋向——以70年中国城市雕塑发展为研究对象[J]
.美术,2019(9):13-1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5
1
李岩.
“塑”说党史——主题性雕塑创作在党史学习中的独特价值[J]
.美术大观,2021(8):95-97.
2
栾捷.
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与路径探寻——以《陕西红色文化教育》为例[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47):78-80.
被引量:2
3
张新程,李磊磊.
从《同心抗疫》谈3D数字技术在主题性雕塑创作中的应用[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23(2):126-128.
被引量:2
4
邵亚婕,崔文涛.
家国·乡土·时代——略论“省十三艺节美展”的三个审美关键[J]
.人文天下,2025(1):87-93.
5
龚奕洹,李斌.
基于皮尔斯三元符号论的织物中龙纹样研究[J]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25,38(3):115-12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王加点.
中国数字雕塑艺术创作中的视觉符号与运用[J]
.天工,2023(6):25-27.
2
战佩英,何迪,周丽威,郑君.
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4,45(5):64-68.
被引量:1
3
庄伟.
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教育与国家认同路径研究[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61(6):54-61.
被引量:8
4
张斌.
基于数字技术的雕塑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
.天工,2025(2):97-99.
1
谢旭.
符号学视角下的极少艺术“物性”美学[J]
.大观(论坛),2021(2):14-16.
被引量:1
2
寇思,牛国栋.
论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与大众审美接受[J]
.中国美术研究,2020(1):16-22.
被引量:3
3
郁文涵.
把14亿人所思所盼融入国家发展顶层设计——上海代表团审议“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草案[J]
.上海人大月刊,2021(3):12-14.
4
韩杨.
在大局大势中彰显组织担当[J]
.党课参考,2021(4):78-80.
5
汤志华.
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时代意蕴[J]
.教育观察,2020,9(46):1-3.
被引量:1
6
周飞战.
谈新时代主题性绘画创作[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0,41(5):127-130.
被引量:2
7
倪泰乐,冯兆,陈应双.
基于皮尔斯符号学的李冰图形元素提取与推演[J]
.包装工程,2021,42(4):178-184.
被引量:14
8
裴凌暄.
以符号学视角解读城市意象之标志图示表现——以南京地标标志为例[J]
.美术大观,2021(2):182-186.
9
黄广哲,朱琳.
以蔡志忠典籍漫画《孔子说》在美国的译介谈符际翻译[J]
.上海翻译,2018(1):84-89.
被引量:15
10
杨方铭.
图书粉丝营销的内涵及逻辑流程[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38-41.
被引量:1
美术大观
202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