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在现实主义中熔铸时代精神——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方位与价值探讨 被引量: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在符号学相关理论的视角下,简析符号三元法、三分法及解释项理论在美术作品中的体现,并立足于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方位与价值,试论其在传播、表意和衍义上的运行原理,探讨在创作中坚持现实主义为主导之时代方位的缘由,并分析熔铸时代精神于图像,彰显社群价值的成因。
作者 李中诚
机构地区 中央美术学院
出处 《美术大观》 2021年第3期86-87,共2页 Art Panoram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8

  • 1马芳芳,丁尘馨.专访二月河“我为什么歌颂康熙雍正乾隆”[J].新闻周刊,2003(34):66-67. 被引量:7
  • 2宇文所安.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M].郑学勤,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 3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 4弗莱德·R·多迈尔.主体性的黄昏[M].万俊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 5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M].徐和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 6皮尔斯.皮尔斯.论符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 7Liszka,J.Some reflections on Peirce’s Semiotics[J].符号与传媒,2014(9):18.
  • 8李斯卡.皮尔斯符号学导论[M].赵星植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 9文一茗.红楼梦叙述中的“自主”与时间意识[J].《红楼梦》叙述中的符号自我[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 10尚辉.当代人文视角中的历史画卷[J].中国美术馆,2010(7):118-12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