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家校合作对教育生态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是维持教育生态平衡、促进生态优化的基础条件。研究立足学校教育生态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呈现了家校关系从冲突走向融合进而形成教育良好生态的全景式历程,同时也提取"学校层面的家校合作如何有效形成"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学校层面的家校合作存在行政重视、压力事件解决、校长能力偏好等多重动力机制;家校双方合作意愿激活的主动权在学校,瓶颈也在学校;家校合作的路径以建立家校工作感情和相互信任为基础,帮助家长认识自己的角色使命、提高养育能力和技能,营造欢迎家长参与的氛围并提供各种形式的参与机会和条件;家校合作的程序步骤,符合爱普斯坦实践模型的一般原则;家校行为在理论上存在跨界的限度,但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会随着家校合作整体"语境"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
作者
张俊
吴重涵
ZHANG Jun;WU Zhonghan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3,共7页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家校合作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实践研究”(项目编号:AHA180014)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2020年重大项目“基于抗疫背景的中小学家校共育改革研究”(项目编号:GYA202000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张俊,江西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江西南昌330608);通讯作者:吴重涵,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学博士(江西南昌33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