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十年来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不断加强,并扩展到新的领域,走上新的台阶,俄中文学交流也不例外,它正在经历振兴并探索着新的增长点。中国文学在俄罗斯的译介历来取决于一系列文化、历史和文学的背景,包括两国文化传统的深层差异、文学交流对政治的过度依赖、俄罗斯读者对中国文学的陈旧偏见等等。这些原因使俄罗斯读者在接受中国文学上遇到一定的困难,中国文学在俄罗斯的传播明显落后于中国对俄罗斯文学的接受。此外,俄中文学关系史证明,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虽然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决定翻译、出版与成功接受的原因。同样重要的因素还包括:被翻译文学的母国在同时代世界上是否是成功的国家,这一国家是否在国际上推行其文化和价值观,等等。最近中国在海外的形象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并开始积极对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致使中国当代文学在俄罗斯的译介发生了重大的突破,但是中国热、汉语热本身还不能保证文学翻译的规模和稳定性。在短中期内,还需要两国政府的支持政策。
作者
罗季奥诺夫
РодионовАлексейАнатольевич
基金
RFBR与DFG联合研究项目№17-21-49001“Chinese Perceptions of Russia and the Westduring the 20th Century:Changes,Continuities and Contingencies”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罗季奥诺夫,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俄中文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