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恶性血液病(malignant hematopathy,MH)包括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这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放化疗导致的长期和重度粒细胞缺乏、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等原因成为医院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的易感人群[1-2]。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IFD的总体发病率为0.8%~2.3%,但在不同的血液病中发病率有所不同[3]。Sun YQ等[4-5]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表明IFD在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中发生率分别为2.1%和77%。IF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虽然近几年在其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真菌流行病学的变迁、耐药菌的增加以及早期诊断困难等,又使临床医师面临巨大挑战。本综述拟从IFD国内研究现状、IFD领域面临的挑战、IFD与宿主免疫应答等方面进行综述。
出处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01-106,共6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D20142104)
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14Y30)。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覃骏(1977-),男,湖北松滋人,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恶性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E-mail:yang⁃huaqiang200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