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马克思空间生产批判伦理的三重向度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马克思空间生产批判伦理体现了社会历史、实践行动、价值立场三重向度。作为理论形态的空间生产批判伦理,昭示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空间理论形态的唯物主义考察,确立了共产主义社会空间形态的必然到来;作为实践行动的空间生产批判伦理,明确了无产阶级革命对于社会空间形态变革的意义,确立了社会主义空间生产的行动纲领;作为价值立场的空间生产批判伦理,明确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空间批判的根本宗旨,确立了人民群众在空间生产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空间生产批判伦理揭示了资本增殖对空间生产的支配,重点考察了资本主义空间生产引起的异化现象,强调无产阶级革命对于创造理想社会空间形态的作用,蕴含了人的空间解放之路。
作者 孙全胜
出处 《天府新论》 2020年第6期20-27,共8页 New Horizons from Tianfu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研究”(编号:2015MZD00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中的大国因素研究”(编号:11BJL01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孙全胜,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教授,研究方向:当代中国经济史、当代中国社会史。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30

  • 1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21,100页.
  • 2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97页.
  • 3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Blackwell, 1991 ,p. 30,30-31,36-37,46-47,53.
  • 4福柯.《不正常的人》,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6-47页.
  • 5大卫·哈维.《时空之间》,载《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第377页.
  • 6福柯.空间、知识、权力..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第1-18页.
  • 7[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 8[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 9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载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48.
  • 10福柯.空间、知识、权力.载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3-4.

共引文献317

同被引文献57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