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全人教育视角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被引量: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全人教育理论在西方兴起,解决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但没有触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立德树人”,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进行全方位的育人,从根本上解决了为谁培养接班人的问题。“课程思政”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从全人教育的视角探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作者 王博
出处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97-99,共3页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YJS201909)。
作者简介 王博(1980-),女,辽宁沈阳人,讲师,硕士。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22

  • 1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 被引量:935
  • 2文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2):90-97. 被引量:155
  • 3米歇尔·沃尔德罗普 陈玲(译).复杂[M].三联书店,1997,1.96.
  • 4-.全球教育改革联盟(GATE).整体教育构想宣言[M].,1991,8..
  • 5日本整体教育研究会.整体教育入门[M].柏树社,1995..
  • 6米勒(Miller,J.P) 吉田敦彦等(译).整体课程[M].春秋社,1994..
  • 7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 8谢安邦,张东海.全人教育的缘起与思想理路[J].全球教育展望,2007,36(11):48-52. 被引量:60
  • 9Combs A W. Perceiving, Behaving, Becoming: A New Focus for Education [ M ]. Michigan: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962.
  • 10Maslow A H. 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 (2nd Ed. ) [M]. New York: Viking, 1976.

共引文献3313

同被引文献171

引证文献30

二级引证文献7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