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传播研究的符号学范式、流派及观念 被引量:6

Semiotics Paradigm,Schools and Concepts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国内对于传播研究的学派、范式的讨论非常多,而且受北美大众传播学研究的影响较深,但大多讨论将理论范式与学派的应然指向和实然统而论之。若回到理论分类或从分节的基础层面看,作为意义维度的传播符号学研究与信息论、控制论主导的过程性科学路径形成了有效互补,而且它为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信息过剩与意义缺失的悖论提供了更具潜力的人文学阐释。 There are a lot of discussions on schools and paradigms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in China,and most of them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North American mass communication studies.However,some discussions confuse the theoretical paradigms with schools.If we go back to the most basic meta-theoretical level,communication semiotics as a dimension of meaning research will be complementary to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theory control.Moreover,the research on the dimension of significance will provide a valuable human literatur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aradox of information excess and meaning lack in the background of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media technology.
作者 胡易容 HU Yi-rong(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610065,China)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1-188,F0003,共9页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重大研究专项“‘巴蜀图语’符号谱系整理分析与数字人文传播研究”(编号:2018VJX047)。
关键词 传播研究 符号学 法兰克福学派 批判理论 Communication Studies Semiotics Frankfurt School Critical Theory
作者简介 胡易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广告与符号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符号与传媒研究所研究员: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语言与认知符号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重大专项课题“‘巴蜀图语’符号谱系整理分析与数字人文传播研究”首席专家。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符号传播学分委会常务副会长、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智库专家、广西高校重点人文社科基地“政府数字传播与文化软实力基地”常务副主任、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符号形象学、数字人文与媒介理论、城市与品牌战略规划。出版专著、译著《图像符号学:传媒景观世界的图式把握》《传媒符号学——后麦克卢汉的理论转向》《当代马克思主义符号学思潮文选》《新媒介语境下的对话:传播符号学访谈录》等5部,合作编著《符号学——传媒学词典》,主编《传播符号学丛书·国际视野》,合作主编《中国符号学丛书》等。在《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国际新闻界》《社会科学战线》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42

共引文献192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