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0年后相对贫困治理具有深化马克思主义贫困本质论、推进社会平等与正义、提升民众的政治认同、彰显中国制度优势四个层面的重大意义。其治理目标从人的生存境遇转为人的全面发展,治理范围从经济社会领域扩展到"五位一体",治理空间从农村移至农村与城市、国内与国际兼顾,治理时间从聚焦代内跨向代内与代际兼虑。2020年后相对贫困治理必须确立"美好生活"目标的价值理念、以治理制度化为支撑的工具理念和"四位一体"治理的主体理念,并分别坚持制度层面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结合,价值层面的社会氛围、家风和个人价值观三维融合,操作层面的全国要求、地方实践和个案推广三面综合。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89-93,共5页
The Party Building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9YJC710055)
2020年度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后小康社会贫困治理的战略意义、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研究”(项目编号SC20C04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秦慧,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研究。(四川成都6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