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导致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继发乳腺脓肿的危险因素,进而指导对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干预,以降低乳腺脓肿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2月本院内符合条件的116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记录116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乳腺脓肿发生情况,计算乳腺脓肿发生率;统计患者年龄、产次、文化水平、首次母乳喂养、最高体温、发热病程、平均哺乳时间、发病侧、发病部位、非医务人员按摩等分布状况,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哺乳期乳腺炎致乳腺脓肿的危险因素。结果116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乳腺脓肿发生率为18.10%;初步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产次、文化水平、最高体温、平均哺乳时间、发病侧与哺乳期乳腺炎致乳腺脓肿无关(P>0.05);首次母乳喂养、发热病程>48h、乳头乳晕发病、接受非医务人员按摩可能是哺乳期乳腺炎致乳腺脓肿的危险因素(P<0.05);将初步单因素分析证实的因素纳入到多因素进行分析,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次母乳喂养、发热病程>48h、乳头乳晕发病、非医务人员按摩均是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继发乳腺脓肿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继发乳腺脓肿与首次母乳喂养、发热病程长、乳头乳晕发病、非医务人员按摩具有密切关联,临床上可据此进行合理干预,以降低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乳腺脓肿发生率。
出处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033-1036,共4页
Jiangxi Medical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