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特约主编寄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能源安全问题关系着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储能技术在促进能源生产消费、开放共享、灵活交易、协同发展,推动能源革命和能源新业态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储能技术的创新突破将带动全球能源格局的革命性、颠覆性调整。加快储能设施的建设也将成为国家构建更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重要措施。
作者 鹿院卫 孙杰
出处 《华电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I0001-I0002,共2页 HUADIAN TECHNOLOGY
作者简介 鹿院卫,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动力工程学会新能源设备专委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委员。2011—2012年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学者。2005年入选为北京市科技新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高温传热储热及撬装式天然气液化。中高温传热储热方向的研究主要包括混合熔盐传热储热材料设计与制备、材料理化性能与传热强化、传热储热设备研发与系统优化。撬装式天然气液化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液化系统流程优化及系统关键部件的研发。先后负责并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英合作交流项目、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863”项目子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青海省重点研发计划及企业委托项目,共计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申请专利40余项,其中5项专利已成功转让,3项专利作资成立新能源公司。研究团队现有师生60余人,其中教师10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博士生研究生10余人。研究团队多年来致力于中高温传热储热及先进热功转换设备的研发,从材料、装备到系统优化,为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有多项示范工程落地;孙杰,西安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能源领域国际期刊《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CI&EI)编委/客座编辑、陕西省科技奖励项目评审专家、黑龙江省科技奖励项目评审专家,曾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太阳能转化、储存、利用中的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先后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子课题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以及多项企业委托课题。发表SCI论文46篇、EI论文18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参编英文专著2部、中文专著1部。现指导一支10余人的科研团队,针对我国能源结构升级的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太阳能高效利用的技术瓶颈问题,在新型太阳能聚光集热技术、集热回路主动调控技术、规模化化学储热技术、提质增效系统集成技术、多能互补系统综合评价方法等研究方向上开展了创新性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极具应用前景的成果。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