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情意性”标识设计教学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为了探索设计育才规律,本文以《标识设计》教学为例总结了"情意性"设计教学方法,即以系统有序的内容启导学生学习兴趣,以具体有节的鼓励呵护学生学习信心,以多种形式启发学生创意灵感。其目的在于补充既往院校式设计教育模式中机械理性的人才培养单一维度,关照设计人才成长过程中的感性、诗性的人性面向,以服务于设计人才培养工作。
作者 姚爱强
出处 《今传媒》 2020年第4期147-148,共2页 Today's Mass Media
基金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上海‘企业式’设计培训经验研究(1843-1941)”(19YJC760142)。
作者简介 姚爱强,男,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设计实践研究。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9

  • 1毛亚庆.论教育学理论建构的科学主义倾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35-39. 被引量:18
  • 2杜时忠.教育学要走出“唯科学”的迷途──对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批判[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35(2):79-84. 被引量:18
  • 3沙沃森,汤.教育的科学研究[M].曹晓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 4巴格莱.教育与新人[M].袁桂林,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 5雅克·马里坦.教育在十字路口[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44.
  • 6曹世潮.玄[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15~16、19、20.
  • 7肯·威尔伯.灵性复兴[M].台北: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55、124、106、84、236.
  • 8克里希那穆提,大卫·姆姆.超越时空[M].北京:中困长安出版社,2009.261.
  • 9肯·威尔伯.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M].北京:生活·汝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72-73.
  • 10爱因斯坦晚年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9.

共引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