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幼小衔接,科学准备——探索家、园、校互动教育模式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幼小衔接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必须帮助幼儿顺利度过这一阶段,使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小学阶段的生活。因此,必须要充分发挥家、园、校三方的互动教育,在“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下,逐渐形成一种教育合力,以实现幼儿的顺利过渡。本文以幼小衔接为研究切入点,对三方的互动教育模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作者
王海珍
机构地区
甘肃省武山县第一幼儿园
出处
《学周刊》
2020年第6期177-177,共1页
Learning Weekly
关键词
幼小衔接
家园校
互动教育
模式
分类号
G61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作者简介
王海珍(1968.6-),女,汉族,甘肃武山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2
1
谌晗,杨刚.
幼小衔接 科学准备——水城县探索家、园、校互动教育模式[J]
.当代贵州,2019,0(23):44-45.
被引量:2
2
何志斌.
家、园、校三位一体互动的幼小衔接教育措施研究[J]
.学周刊,2019(15):169-169.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刘成,万清娥.
家、园、校的互动是促进幼小衔接的有效策略[J]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0(3):123-123.
被引量:1
2
代小微.
幼小衔接中家、园、校三位一体配合教育的策略[J]
.新课程(小学),2016,0(11):37-37.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5
1
王丽.
做好幼小衔接,助力幼儿平顺升学[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6):134-135.
2
梁晓丽.
家园一体化助益幼小衔接[J]
.教育,2020,0(1):33-33.
被引量:1
3
杨锦华.
家、园、校三位一体互动的幼小衔接教育实践研究[J]
.求知导刊,2020(23):8-9.
被引量:3
4
周兆弟.
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
.学周刊,2020(34):175-176.
被引量:3
5
佟广慧,马梨梨.
“三环模式”下做好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J]
.安徽教育科研,2025(10):51-53.
同被引文献
7
1
吴白桦黄翠宝.
发展适宜性视角下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科教导刊,2019,0(35):139-140.
被引量:3
2
王春.
浅析善用绘本阅读,助力幼小衔接[J]
.学周刊,2020,0(5):170-170.
被引量:6
3
刘河,包兵兵.
新时期小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践策略[J]
.贵州教育,2019(24):27-29.
被引量:3
4
孟利霞.
基于家、园、校三位一体的幼小衔接策略[J]
.陕西教育(教学),2021(7):142-143.
被引量:2
5
马岚.
浸润儿童文化 滋养幸福童年[J]
.动漫界(幼教365),2022(28):36-38.
被引量:1
6
王亚青.
“家园校”三方携手促衔接[J]
.教育,2019,0(10):43-43.
被引量:1
7
冯昕.
关于家园校三方携手促进幼小衔接的实践与探究[J]
.山西教育(幼教),2019,0(10):20-2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夏秋莉,高美华.
家园共育同心同力,幼小衔接科学创智[J]
.当代家庭教育,2021(35):24-25.
被引量:11
2
林荔芬.
基于家、园、校三方合作共育的幼小衔接策略研究[J]
.教师,2023(3):81-83.
被引量:8
3
吴娟.
构建家园校三方共同体,促进幼小衔接的有效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4(23):130-13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唐佳丽.
聚焦“双减”,衔接有度——“双减”背景下家园协同共促幼小衔接的方法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2023(24):59-61.
被引量:3
2
王丹.
幼小衔接背景下的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构建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2023(21):19-21.
被引量:1
3
刘娜娜.
幼小衔接背景下关于构建家园共育模式的思考[J]
.当代家庭教育,2023(17):45-48.
被引量:5
4
黄晓梅.
区域活动创新助力幼小衔接进程[J]
.名师在线(中英文),2022(18):41-43.
被引量:3
5
唐玉艳.
幼小衔接中家园共育的方法与策略[J]
.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2(S01):79-81.
6
李丽芬.
构建家校园共同体 促进幼小衔接实践[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22(30):40-41.
被引量:2
7
黄晓媚.
以幼儿园小班为起点的幼小长程衔接美术课程实践探索[J]
.教育界,2023(13):91-93.
8
吴丽芳.
新时代幼小科学衔接教育模式的探究[J]
.华夏教师,2023(12):76-78.
被引量:1
9
陈秀忠.
如何利用家园共育促进幼小衔接[J]
.科学咨询,2023(16):258-260.
被引量:5
10
李妍.
幼小衔接视域下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J]
.安徽教育科研,2023(28):36-37.
被引量:1
1
刘波.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思考[J]
.成才之路,2019,0(36):87-88.
被引量:4
2
于跃.
互动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
.中外企业家,2019(23):196-196.
被引量:2
3
热合曼·阿不都卡地.
初中物理课堂互动教育模式的实验研究[J]
.学生·家长·社会,2019(3):63-63.
4
吴丽荣.
探究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J]
.人文之友,2019,0(16):223-223.
5
刘金金.
简述初中语文如何有效开展合作互动教育[J]
.新课程(中学),2019,0(12):130-130.
6
雷萍.
中学计算机教育的互动式培养策略[J]
.信息周刊,2019,0(50):0249-0249.
7
陈学韶.
新媒体教育产品中直播教育的特性分析[J]
.新媒体研究,2019,5(22):27-28.
被引量:1
8
陈倩倩.
探讨矿物样品制备中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J]
.中国金属通报,2019(9):255-255.
9
王辉.
重视科学准备是有效开展幼儿行为观察的基础[J]
.山西教育(幼教),2019,0(9):40-43.
10
徐军.
浅谈如何培养提高中职学生的自信心[J]
.教育教学论坛,2020(2):352-353.
被引量:1
学周刊
202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