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安心”的战争——作为建国史诗的《铜墙铁壁》及其文明论意义 被引量:2

A War to “Reassure the People”: Iron Bastion as the Epic of Nation Building and Its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ory of Civi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柳青于1951年出版的《铜墙铁壁》,是一部最早书写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具有高尚严肃的史诗品格。在此作品的评价史中,"史诗性"长期遮蔽"史诗",造成作品遗落在新中国文艺经典行列之外。作为建国史诗,《铜墙铁壁》是用文学的方式,既高度关怀建国政治,又创造性地呈现了建国政治中丰富的"历史人心"状态。作品描写主人公石得富在战争中的一系列行动,既展现出人民英雄的心灵史轨迹,又彰显了人民战争的历史正当性源泉,即人民自身的身心安顿。"安心"品质,既奠定了新的中国,又锻造了新的人民。其文明论意义,正是以文学方式探讨了新中国的"性与天道"这一立国根基问题。
作者 罗成 LUO Cheng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87,共11页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学‘革命叙事’研究”(18AZW023) 中山大学重点建设项目“中山大学红色文化基因的谱系、整理与研究”专项资助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28

  • 1乐黛云.鲁迅的《破恶声论》及其现代性[J].中国文化研究,1999(1):37-42. 被引量:4
  • 2伊藤虎丸,孙猛.早期鲁迅的宗教观——“迷信”与“科学”之关系[J].鲁迅研究动态,1989(11):14-25. 被引量:32
  • 3《文艺报》2002年5月14日“文馨版’.
  • 4冯雪峰.《谈士节兼论周作人》.《雪峰文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65,67,65页.
  • 5卢卡奇.《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 6《卢卡奇早期文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 7冯雪峰:《五年来我国文学创作的发展方向》,《人民日报》1954年10月1日.
  • 8冯雪峰:《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雪峰文集》第2卷,第14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 9《小说理论》.
  • 10《心灵与形式》.

共引文献6

同被引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