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后,其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清性激素、排卵率、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血流阻力指数(PI)、搏动指数(RI)、内膜回声的差异性。方法 :将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来曲唑组(A组)、来曲唑+左右归丸组(B组)、来曲唑+左右归丸+电针组(C组),每组40例。A组自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来曲唑(5d);B组自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来曲唑(5d),同时服用左右归丸共20d(其中左归丸前10d+右归丸后10d);C组在B组基础上,针刺配穴治疗,选用关元、中极、子宫、气海、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太溪、照海、涌泉,针刺得气后连接电针,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连用18d;三组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均在HCG日10000U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内注射。治疗前后对临床症状及各观察指标测评比较。结果 A、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途径治疗方案能取长补短,有效地优势互补,达到治疗PCOS不孕症的目的,并可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24-2426,共3页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60866)
作者简介
贺晓霞(1977-),女(汉族),河南三门峡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医药对妇产科相关疾病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