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下涉罪未成年人犯罪成因探析——以X市涉罪未成年人小C个案为例 被引量:1

Reasons for Minor’s Criminal Behavior Based on Sigmund Freud’s Personality Theory: A Case Study of Xiao C in X 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转型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造成了家庭部分功能的缺失,使得部分未成年人在早期的生活经历中基本的需要未能够得到有效的满足,人格结构发展存在着潜在的失衡,依恋水平发展停滞以及性心理发展紊乱,对于后期产生的犯罪行为产生了一定的铺垫。文章以湖北省X市涉罪未成年人小C强奸杀害同村未成年少女个案为例,通过司法社工对小C进行的社会调查,以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为分析视角,挖掘小C在面谈过程中心理防御机制背后的隐藏原因,梳理小C早年的生活经历对于其个人成长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小C产生犯罪行为的影响,探究未成年人犯罪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为司法社会工作介入涉罪未成年人领域提供借鉴。
作者 何晓红 李俊杰 陈昊 HE Xiaohong;LI Junjie;CHEN Hao
出处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44-47,63,共5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基金 湖北省省级教研项目(2018428) 湖北文理学院校级重点教研项目(JY2018001)
作者简介 何晓红(1967-),女,湖北襄阳人,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司法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李俊杰(1997-),男,湖北枣阳人,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陈昊(1991-),男,湖北武汉人,湖北省老河口市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主要研究方向:刑事侦查。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52

共引文献13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