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网红”的诞生提供了可能,“网红”的诞生以吸引公众注意力、追逐商业利益为目的,使“网红”多受制于商业逻辑。2019年3月,上海“博学”流浪汉沈巍经过抖音传播变成轰动一时的“网红”,公众凭借他们的文化创造力将他塑造成知识型偶像“流浪大师”。以“流浪大师”为代表的新型网红文化传播与传统的网红文化传播相比,出现了“答疑”,反时尚等特征,本文进而从“途中偶像”、心理反差和群体宣泄三个角度,分析了以“流浪大师”为代表的网红背后的群体心理。
出处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3-47,共5页
News and Writing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对公众文化创造力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5CXW02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王欢妮,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刘海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