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孕早期筛查胎盘及脐带发育异常可行性。方法选取在孕11~13^(﹢6)周在我院进行颈后透明带检查并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孕妇40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仪器对脐带入口进行检查,根据超声结果判断脐带入口位置进行分组,其中脐带入口位于子宫下1/3段的为低入口组,脐带入口位于子宫中上1/3的归为正常入口组。分别在孕中期进行再次超声确认是否存在前置胎盘、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等胎盘、脐带异常等不良情况,同时对孕妇进行严密的随访工作至分娩结束,并于分娩后对胎盘和脐带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低入口组的围产期并发症中除了胎盘与正常入口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之外,其他相关并发症(脐带附着异常、前置胎盘、胎盘异常表现、胎盘早剥、脐带脱垂)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分别为:12.132、13.256、7.251、6.789、7.894,P值均<0.05);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新生儿并发症比较中低入口组的新生儿低Apgar评分和产时胎心异常与正常入口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χ~2分别为:9.786和6.751,P值均<0.05);孕早期脐带低入口与脐带附着异常、前置胎盘、胎盘异常表现、胎盘早剥和脐带脱垂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5.12、7.29、2.04、8.81与10.1,P值均<0.05。结论孕早期的异常脐带入口超声筛查结果与脐带的发育结果具有相关性,同时在孕早期进行脐带入口超声筛查异常胎盘和脐带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作者
王小倩
钟嘉杰
孙志伟
WANG Xiaoqian;ZHONG Jiajie;SUN Zhiwei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4期682-685,共4页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作者简介
王小倩(1983-),女,山东人,毕业于中山大学,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超声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