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名师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年级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课前、上课、放学、作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课堂纪律,很难在短时间内养成行为习惯。因此,我认为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要求编成儿歌,在学唱儿歌中培养规则意识能收到不错的效果。如:上课铃声响后,想要让学生迅速进入听讲状态,可以这样说:“小小手请放平,小小脚请并拢,大眼睛看老师,积极发言我最棒。”在儿歌的带动下,学生会由喧闹变为安静。平时站队时,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挺胸抬头看前面,前后保持一条线。”再比如,学生写字之前,都会齐声说“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在指导学生遵守秩序保持安静时,我们班的学生这样说:“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以上都是根据不同活动,学生所需要遵守的规范而编的儿歌,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在某项活动中应该怎样做。如果有学生表现特别好,也可以用这种儿歌的方式来表扬他,如:“某某某你真棒,你是我们的好榜样。”这样把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要求编成儿歌,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而适时地让学生诵读,使其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学生在诵中学,在学中做,在不知不觉中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
出处 《黑龙江教育(小学版)》 2018年第11期16-17,共2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