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在2018年WHO全球新发病例数估计为569 847例,死亡病例数为311 365例[1];其中,85%的宫颈癌发生在欠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妇科恶性肿瘤以宫体癌[主要是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最常见,其次是卵巢癌、宫颈癌。据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报告,女性新发妇科恶性肿瘤中EC约占50%,2018年新发病例为63 230例,死亡病例为11 350例;宫颈癌新发病例13 240例,死亡病例4 170例[2]。我国的妇科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以宫颈癌最高(98.9‰),其次是EC(63.4‰);宫颈癌每年新发病例98 900例,死亡病例30 500例,死亡率为30.5‰;EC每年新发病例63 400例,死亡病例21 800例,死亡率为21.8‰[3]。与发达国家发病率下降的趋势相反,近年来,在我国宫颈癌、宫体癌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3]。中国大陆宫颈癌发病率明显升高,可能反映宫颈癌筛查不足,以及中国大陆刚批准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临床应用;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大陆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宫颈癌发病率趋势上的差距可能会继续存在。即便是在美国,2016年也只有49.5%的13~17岁女性接种了HPV疫苗。宫颈癌是20~39岁年轻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2]。这表明需要加强年轻女性的宫颈癌筛查,并提高HPV疫苗接种率。
                
                
    
    
    
    
                出处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32期4085-4088,共4页
                    
                
                    Chongqing medicine
     
    
    
    
                作者简介
宁刚(1965-),教授,主任医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放射科主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成都医学会放射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放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妇儿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儿科学组副组长,儿科学分会放射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分会委员,放射医师分会委员兼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副会长。在妇儿影像诊断方面,尤其是妇科肿瘤影像评估、产前影像诊断即母胎MRI影像诊断及小儿生长发育影像评价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发表论文100余篇;作为副主编或编委参编包括人民卫生出版社、高教出版社“十一五”及“十三五”规划教材在内的医学著作10余部;先后主持包括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等各级纵向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共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