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陆良县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研究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陆良县作为云南省的产粮大县,玉米作物的产量一直处于全省领先水平。由于山区地理和气候特征较为复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效果一直无法与坝区乡镇相比。为了实现山区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提升,确保该区域玉米生产的高效、高产和稳产,研究综合配套技术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本文针对陆良县内山区探究玉米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以期对提高山区玉米产量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
王成荣
机构地区
陆良县经济作物推广中心
出处
《乡村科技》
2018年第2期69-70,共2页
R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玉米
高产栽培技术
陆良县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6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周红忠,林金龙.
浅议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
.农民致富之友,2015(2):110-110.
被引量:37
2
曾林,杨国田,宋云飞,万卫东,杨卫国.
高寒山区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耕作与栽培,2011,31(3):51-53.
被引量:15
3
方向前,曹文明,于世伟,赵洪祥,孟祥盟,张丽华,谭国波,闫伟平,边少锋.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2011(1):119-120.
被引量:67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杨超.
玉米高产栽培的十项关键措施[J]
.安徽农业,2004(8):41-41.
被引量:12
2
李美金,廖凤兰.
美国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2005(3):46-46.
被引量:5
3
孙士宗,孙本普,李秀云,王继浩,王宝忠,曲百收,孙在刚,宋军委,李萌,袁训成,李国,王芳.
麦套玉米叶片数及其应用[J]
.玉米科学,2005,13(1):93-94.
被引量:9
4
张富才,杨振廷.
河南省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5):21-21.
被引量:7
5
方向前,边少锋,孟祥盟,赵洪祥,谭国波,张丽华,杨粉团,柴寿江,孙国臣,付稀厚,张凤喜.
不同株型玉米单产达12000kg产量构成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05,30(6):13-14.
被引量:48
6
方向前,边少锋,柴寿江,孟祥盟,谭国波,赵洪祥,张丽华,杨粉团,李伟堂,孙国臣,付稀厚,张凤喜.
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四密25”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浅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183-185.
被引量:75
7
李希腾,刘必善,王黎明,杜世凯,向发洪,郑兴权,刘传兵,冯春福,李永碧,王永杰.
鄂西南山区玉米育种现状及展望[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46-46.
被引量:5
8
高德全,方向前,李伟堂,付稀厚.
浅谈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应用滚动式播种施肥器播种玉米的特点[J]
.农业科技通讯,2010(1):114-115.
被引量:10
9
韩庆霞.
牡丹江市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5):151-152.
被引量:7
10
郑传刚,黄银国,马均.
玉米新品种西试1号在安宁河流域的适宜密度和施肥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327-1329.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16
1
方向前,张爱武,胡会军,段元才,殷春红.
吉林省高寒山区玉米丰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1):95-95.
被引量:4
2
李忠芹,方向前,胡会军.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白浆土玉米平衡施肥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0):68-68.
被引量:3
3
方向前,曹文明,邱萍,段元才,春红,边少锋.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苗期生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2012(6):172-173.
被引量:2
4
杨国田,陆顺生,宋云飞,甫国嵩.
保山市隆阳区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1):65-67.
被引量:3
5
方向前,赵洪祥,李姝,邱萍,殷春红,徐秀杰,边少锋.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不同收获时期对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J]
.吉林农业科学,2012,37(3):4-6.
被引量:35
6
方向前,邱萍,刘淑琴,段元才,殷春红,徐秀杰,周文杰,边少锋.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播种方法调查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2(9):128-130.
被引量:4
7
李忠芹,方向前,杨焕茹,李姝,刘金鹤.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灰棕壤玉米平衡施肥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27-28.
被引量:5
8
方向前,高德全,刘淑琴,段元才,殷春红,边少锋.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玉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耕作与栽培,2012,32(4):58-58.
被引量:1
9
高德全,方向前,段元才,丁绍文,杨宝君,付稀厚,王艳霞.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玉米应注意的事项[J]
.现代农业科技,2013(3):64-64.
10
高德全,方向前,王艳霞,李德陆,付稀厚,郝世明,于慧玲.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8):31-31.
同被引文献
16
1
李欣,张丽莉,张翠竹,张丽敏,王国臣.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名城绘,2019,0(4):286-286.
被引量:3
2
肖石江,谢谷忠,李建良,谭艳丽.
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效果[J]
.云南农业,2015(12):27-28.
被引量:2
3
覃绍纯.
地膜玉米栽培的实践与探讨[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5(12):24-25.
被引量:2
4
洪波.
鄂西山区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J]
.北京农业(中旬刊),2016(2).
被引量:2
5
肖者.
云南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
.农村实用技术,2016(3):42-43.
被引量:10
6
饶珠光.
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7(5):64-65.
被引量:17
7
杨希文,李永清,邓玉芳,马进华,李小宇,汪兰英,常琳燕,韩志强,马玉华,赵小林,覃志江,马尕克.
临夏州旱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中国种业,2018(6):45-47.
被引量:1
8
刘用刚.
浅谈优质高产玉米技术推广的问题及措施[J]
.种子科技,2018,36(6):10-10.
被引量:11
9
李有荣.
者竜乡哀牢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
.南方农业,2018,12(29):10-11.
被引量:4
10
吴德支.
高寒山区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0):216-21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杨林.
冷凉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1):222-223.
被引量:1
2
袁勇.
浅析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11):9-10.
被引量:2
3
王玉英.
山区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J]
.农家致富顾问,2020(10):55-55.
4
兰泽祥.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南方农业,2020,14(27):9-10.
5
陈艳.
陆良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南方农业,2024,18(20):10-1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任雪红.
关于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与信息化管理研究[J]
.科学与信息化,2020(18):130-130.
2
郭海霞.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要点研究[J]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3,35(1):87-91.
被引量:13
3
赵兴平.
云南泸西县冷凉山区玉米绿色高效种植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23,43(16):65-66.
4
皮磊,周福,陈月,王鸿彪,周兴.
玉米套作模式的优势及注意事项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25,31(16):20-23.
1
刘冬梅,姚凤军.
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究[J]
.农业与技术,2018,38(6):103-103.
被引量:2
2
林华光.
让美住进幼儿的心灵[J]
.学苑教育,2017,0(23):82-83.
3
暴兴东.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现代农业研究,2017,0(12):30-30.
4
赵学荣.
浅谈玉米作物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示范的科学推广[J]
.山西农经,2018(1):79-79.
被引量:1
5
陈元琼.
丘陵山区玉米覆膜增产配套栽培技术[J]
.新农村(黑龙江),2018,0(6):48-48.
6
倪红权,王业红,喻华,易礼美.
湖北省山区组与国家西南组玉米区试品种抗逆性比较[J]
.湖北农业科学,2018,57(2):18-21.
被引量:2
7
朱海生,郭铁民.
对榆树市备春耕生产情况的调查[J]
.吉林金融研究,2018(4):54-57.
被引量:1
8
许岩.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8,38(5):100-101.
被引量:2
9
高照峰,高海燕,张秋丽,杨丽丽.
鱼台县水稻机械化生产及秸秆综合利用[J]
.农机科技推广,2018,0(1):35-37.
10
陈孟立,曾全超,黄懿梅,倪银霞.
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环境科学,2018,39(4):1824-1832.
被引量:48
乡村科技
201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