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指定”的词汇化与副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代汉语中的"指定"有两种用法,一是用作动词,二是用作副词。"指定"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唐宋时期"指X而定"和"指定"两种格式并存,开始出现了词汇化倾向,到了宋朝由连动短语演变为动补结构的词。明清时期"指定"的使用频率大大增加,于清代开始出现在状语位置上,逐渐有了副词的用法。本文梳理了"指定"的词汇化及副词化的历程并简要说明了其动因机制,并且指出了现代汉语中"指定"和"指不定"的不对称性。
作者
于健
机构地区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6年第10期71-73,共3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指定
指不定
词汇化
副词化
分类号
H146.2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
陈勇.
“一定”的虚化及两种语义的分化[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605-609.
被引量:10
3
董秀芳.
“不”与所修饰的中心词的粘合现象[J]
.当代语言学,2003,5(1):12-24.
被引量:74
4
雷冬平,覃慧娴,李要珍.
“无比”副词化的动因、机制及其功能扩展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6):74-83.
被引量:6
5
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6
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93.
7
张则顺.
“一定的X”结构探析[J]
.汉语学习,2016(2):65-73.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44
1
沈家煊.
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
.当代语言学,1998(3):41-46.
被引量:504
2
李讷,石毓智.
汉语动词拷贝结构的演化过程[J]
.当代语言学,1997(3):32-38.
被引量:86
3
赵元任,田砥.
汉语结构各层次间形态与意义的脱节现象[J]
.当代语言学,1981(1):47-51.
被引量:26
4
张谊生.
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4):57-75.
被引量:160
5
冯胜利.
论汉语的韵律结构及其对句法构造的制约[J]
.语言研究,1996,16(1):110-129.
被引量:47
6
冯利.
论上古汉语的重音转移与宾语后置[J]
.语言研究,1994(1):79-93.
被引量:12
7
贺阳.
“程度副词+有+名”试析[J]
.汉语学习,1994(2):22-24.
被引量:32
8
沈家煊.
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25(1):2-8.
被引量:750
9
朱德熙.
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J]
.方言,1983,5(1):16-31.
被引量:507
10
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29(1):14-22.
被引量:280
共引文献
92
1
张洁怡,白晓光.
模糊限制词“一定”的汉日异同考察[J]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2023(1):228-233.
2
李素英.
从中古汉语否定词系统看“莫”的特殊性[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12):113-114.
3
钟小勇.
“不”的“特”性与历时解释[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4(4):70-72.
4
曾令香.
上古否定性无定代词“莫”[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1):155-156.
5
赵旻燕.
汉语元语否定制约[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58-64.
被引量:8
6
应学凤.
现代汉语“不大VP”结构[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9(1):156-160.
被引量:8
7
宋娟娟.
定中式合成词词汇化研究综述[J]
.绥化学院学报,2008,28(2):175-178.
被引量:2
8
魏红.
明清山东方言词汇化形成的方言词探析[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62-66.
被引量:5
9
刘立成,柳英绿.
“不但”类连词的成词理据[J]
.汉语学习,2008(3):54-61.
被引量:8
10
李春霞.
动宾式合成词的词汇化衍生方式研究述评[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2):90-94.
被引量:3
1
段贺磊.
语法化研究综述[J]
.课程教育研究,2012(24):52-53.
2
张渊.
“反正”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6,23(6):46-50.
被引量:2
3
滕越.
析“好意思”的词汇化及动因机制[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11):9-10.
被引量:2
4
翟绍辉.
语法化理论研究综述[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144-145.
被引量:1
5
王莉.
汉语特殊句式的教学[J]
.成功,2013(6):80-81.
被引量:1
6
王春岭.
《简明现代汉语》综合练习(二)——语法篇[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4,11(6):48-51.
7
张发扬.
特殊语言现象初探[J]
.职大学报,1994(4):73-77.
8
叶景烈.
杂糅:报刊上常见的一种语病[J]
.语文建设,1994(8):9-10.
被引量:1
9
姜颖.
汉语中连谓谓语句的歧义现象[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1(5):57-59.
被引量:1
10
李姗.
“刷”的词义演变及其动因机制探微[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6(4):24-26.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6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