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语兼语句的诠释:认知图式理论与原型观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兼语句的格式可以抽象为N1+V1+N2+V2。本文基于"完形"理论和原型观,分析兼语句的各种不同语义结构类型。兼语句表达的是完整的语义结构;反映了人类经验结构中的因果关系的过程图式;
作者
刘世英
机构地区
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X期54-56,共3页
基金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研究项目"汉英词序的认知功能对比研究"(11YJC74006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英句法现象的认知研究"(项目鳊号:2010SKZ1015)
关键词
兼语句
认知图式理论
原型理论
语义结构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15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邓渝.
兼语句研究[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2):50-52.
被引量:6
2
杨大然.
兼语句的语义分类及其空语类的句法分布[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9(1):23-28.
被引量:28
3
年玉萍.
谈谈兼语句[J]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17(1):40-42.
被引量:10
4
游汝杰.
现代汉语兼语句的句法和语义特征[J]
.汉语学习,2002(6):1-6.
被引量:49
5
吕冀平.
两个平面,两种性质:词组和句子的分析[J]
.学习与探索,1979(4):80-94.
被引量:14
6
张静.
“连动式”和“兼语式”应该取消[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10(4):71-80.
被引量:40
7
Langacker Ronald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ume 1, Theoritical Prerequisites[]..1987
8
Lakoff George.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1987
9
Haiman J.Natural Syntax: Iconicity and Erosion[]..1985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范晓,朱晓亚.
三价动作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J]
.汉语学习,1998(6):1-6.
被引量:15
2
吕冀平.
两个平面,两种性质:词组和句子的分析[J]
.学习与探索,1979(4):80-94.
被引量:14
3
张静.
“连动式”和“兼语式”应该取消[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10(4):71-80.
被引量:40
4
胡建华.
英、汉语空语类的分类、分布与所指比较研究[J]
.外国语,1997,20(5):39-45.
被引量:54
5
成志刚.
吕叔湘、王力、高名凯早期句型理论比较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65-68.
被引量:2
6
项开喜.
汉语的双施力结构式[J]
.语言研究,2002,22(2):70-77.
被引量:35
7
刘永耕.
使令度和使令类动词的再分类[J]
.语文研究,2000(2):8-13.
被引量:22
8
游汝杰.
现代汉语兼语句的句法和语义特征[J]
.汉语学习,2002(6):1-6.
被引量:49
9
形欣.[D].上海:上海复旦大学,1990.
10
Chomsky, N.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ging [M].Dordrecht: Foris, 1981.
共引文献
115
1
张翠英,李福印.
现代汉语“兼语式”的事件融合研究[J]
.语言学研究,2022(1):118-129.
2
陈丹丹.
清代汉语的连动式[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2(1):103-114.
3
张新华.
论兼语式系统及其语义机制[J]
.语言研究集刊,2020(2):34-51.
被引量:1
4
杨西彬.
“动词相连”还是“动作相承”——从现代汉语教材中连动句的范围说起[J]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2020(1):112-128.
被引量:4
5
冯欢.
管辖约束理论框架下的汉语语法研究述要[J]
.汉字文化,2024(1):140-143.
6
丁力.
兼语句、连谓句质疑——兼谈多核句[J]
.文教资料,2006(27):107-108.
被引量:1
7
邓渝.
兼语句研究[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2):50-52.
被引量:6
8
徐通锵.
自动和使动——汉语语义句法的两种基本句式及其历史演变[J]
.世界汉语教学,1998,12(1):12-22.
被引量:48
9
吴芳芳.
《人民日报》一周语料兼语句调查与分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306-307.
10
高增霞.
从非句化角度看汉语的小句整合[J]
.中国语文,2005(1):29-38.
被引量:49
同被引文献
14
1
王中祥.
让步句关联标记的类型学考察[J]
.外国语言文学,2021(1):32-43.
被引量:2
2
鲁健骥.
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J]
.语言文字应用,1992(1):69-73.
被引量:101
3
杨艳.
表让步的“就是”与主观量[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6):115-118.
被引量:8
4
李福印.
意象图式理论[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3(1):80-85.
被引量:211
5
苏丹洁.
构式语块教学法的实质——以兼语句教学及实验为例[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2):16-22.
被引量:45
6
刘昌华.
让步复句的“主观性”考察[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30(4):14-17.
被引量:3
7
王春辉.
汉语的让步条件句[J]
.语言科学,2013,12(2):130-142.
被引量:21
8
牛保义.
体验构式语法评介[J]
.山东外语教学,2013,34(6):16-20.
被引量:4
9
郑晓晓,段雪璐.
现代汉语容认性让步句的形式分类[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0(3):58-61.
被引量:1
10
李莉莉.
非典型无条件让步句语用功能考察[J]
.北方文学(下),2018,0(1):217-21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胡方旭.
单项让步句教学研究[J]
.汉字文化,2022(12):10-12.
2
黄春红.
体验认知视角下“有这么C的N_(1)进入N_(2)”构式分析[J]
.汉字文化,2025(3):17-19.
1
王佳音,白蒙蒙.
日语动词「当たる」的多义性认知[J]
.俪人(教师),2015(3):245-245.
2
卢梁杰.
完形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J]
.济宁学院学报,2015,36(3):120-123.
3
丁健.
完形理论与词典释义的完整性[J]
.考试周刊,2007(42):138-140.
被引量:2
4
李英垣,吴钰煜.
基于完形理论的中国古典诗词英译可译性阐释[J]
.当代外语研究,2015(3):52-56.
被引量:3
5
齐春红.
词汇教学的特点及其认知理据[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4(6):133-134.
被引量:15
6
杨树林.
语流音变中的关系体现[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1):45-47.
7
杨玉娟.
浅谈完形理论在科技馆翻译中的运用[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5):40-41.
8
赵倩,李晓颖.
GO——一个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角度[J]
.作家,2007,0(12):142-143.
9
华晓会,郭永刚.
“引く”的认知语言学视角[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1):13-17.
被引量:4
10
邓敏.
浅议转喻的认知语用理据[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98-103.
被引量:5
语文建设
2012年 第11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