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SNS与网络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SNS的全称为Social Network Services,一般翻译为"社交网站"或"社交网",它是根据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莱姆(Stanley Milgram)创立的"六度分割理论"建立的交流手段。2005年以后,中国的SNS网站兴起,大学生对SNS社交网站的热衷程度非同一般。
作者
尚琼琼
机构地区
中国传媒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处
《青年记者》
2010年第4Z期72-73,共2页
Youth Journalist
关键词
SNS
媒介素养教育
社交网站
分割理论
交流手段
格莱姆
Stanley
六度
心理学教授
话语平台
分类号
G206-4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柏希熙.
探析当代大学生网络家园“校内网”的生存状态[J]
.继续教育研究,2007(4):138-139.
被引量:12
2
张瑞.
“校园SNS”火爆的学理思考[J]
.传媒观察,2007(2):53-55.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李海峰.
网络传播技术及应用的新态势[J]
.新闻记者,2006(8):63-64.
被引量:5
2
赵曙光.
“自”媒体与网络社区营销的商业价值[J]
.传媒观察,2006(10):41-42.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33
1
王远.
移动社交网站的受众使用动机与影响——基于手机“人人网”的实证研究[J]
.东南传播,2013(8):10-12.
被引量:2
2
盛斌,崔娜.
SNS网站传播特征及价值[J]
.消费导刊,2009,0(18):206-206.
被引量:2
3
董真,刘传玺.
Facebook与国外图书馆服务[J]
.图书馆论坛,2008,28(3):75-77.
被引量:19
4
古玉立,李大鎏.
从Facebook到校内网:我国校园SNS网站发展分析[J]
.南方论刊,2008(7):68-68.
被引量:26
5
叶南均.
中国校园SNS产业发展探讨[J]
.现代商业,2008(36):288-288.
6
陈卉.
社会性网络服务(SNS)流行原因分析[J]
.新闻世界,2009(5):114-115.
被引量:11
7
李子.
虚拟的世界 现实的力量——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力的调查[J]
.当代青年研究,2009(7):39-45.
被引量:6
8
胡杰.
Web2.0环境下的文检课改革探析[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9):176-178.
被引量:2
9
陈君,唐秀明.
基于SNS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改革探讨[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2):63-65.
被引量:3
10
殷明,杨玉强,杨静.
基于SNS的教师专业成长社群的构建[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2):77-78.
同被引文献
18
1
郝若琦.
浅析基于Web2.0时代的校园SNS网站的盛行原因[J]
.东南传播,2008(12):119-121.
被引量:4
2
曾美霞,张新明.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及教育策略研究[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1):62-64.
被引量:16
3
王千红,李永婕.
当代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分析[J]
.检验医学教育,2007,14(3):6-7.
被引量:2
4
蒋宏大.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9):52-53.
被引量:24
5
牟芷.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探析[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8(10):77-78.
被引量:7
6
朱峰,吕伟.
校园SNS时代青年网络社会人际交往行为透视——以校内网现象为例[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9(3):25-29.
被引量:23
7
梁世敏,孙理,张丽伟.
基于校园SNS网络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初探[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97-99.
被引量:32
8
葛晨光.
高校网络论坛舆论形成及引导刍议[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8(11):96-99.
被引量:5
9
陈少徐.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失范与重构[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1):110-111.
被引量:5
10
杜骏飞,魏娟.
网络集群的政治社会学:本质、类型与效用[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1):43-50.
被引量:51
引证文献
5
1
曹晶晶.
网络强国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调查研究[J]
.传媒论坛,2020,3(4):18-19.
被引量:1
2
王明娣,王毅帅.
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及教育对策思考[J]
.生物技术世界,2013,10(10):125-126.
3
李雪,胡沫.
浅析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其引导[J]
.学理论,2014(19):190-192.
4
张钦龙.
电子院刊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研究[J]
.考试周刊,2016,0(80):159-160.
5
李楠,王秀娟.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祖国,2018,0(1):149-149.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旭.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提升研究[J]
.社科纵横,2020,35(8):129-133.
被引量:2
1
潘明歌.
媒介融合语境下传统媒体与社交网络的合作及启示[J]
.传媒,2014(24):50-51.
被引量:1
2
魏述东.
历久弥新的品牌传播工具[J]
.广告导报,2008(8):24-25.
3
刘昊.
基于SNS的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分析[J]
.新闻知识,2009(10):38-40.
被引量:8
4
黛宁.
魏坤琳出语伤人,遭吐槽[J]
.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2016(3):51-51.
5
伴你一生的人[J]
.劳动保障世界,2005(7):44-44.
6
孔繁学.
卷首语[J]
.中国公共卫生,2011,27(1).
7
于志安.
全新闻时代的广播新闻编播模式[J]
.科技传播,2016,8(12).
8
张焕兰.
档案工作怎样为经济建设服务[J]
.档案,2001(1):52-53.
9
路艳艳.
《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花开世界[J]
.出版参考,2016(4):43-45.
10
报业要有“六度”[J]
.新闻前哨,2008(5):4-4.
青年记者
2010年 第4Z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