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2年初,山東沂水天上王城景區施工,發現一批春秋青銅器,内有帶銘文的兩件,已經任相宏等先生在《中國文物報》上撰文介紹。[1]兩件器物,據銘文一件是宋國華氏媵女的鼎,一件是江國公族自作的盂,都很重要。其確切時代,要等器物修復後,結合形制紋飾的特徵,才能推定。不過盂的銘文裏有一個字,特别引人注意,有可能爲解決金文研究中的疑謎提供綫索,我想在這裏試作討論。盂上面的銘文共有七行三十八字,兹依原行款隸寫如下:
出处
《出土文献》
2012年第1期119-121,共3页
Excavated Documents
基金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出土簡帛與古史再建”(09JZD0042)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清華簡《繫年》與古史新探”(10&ZD091)
清華大學自主科研項目“清華簡的文獻學、古文字學研究”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