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蔗糖浓度对薄荷组织培养中生根生芽的影响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实验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薄荷进行快速繁殖,探讨了在MS培养基中蔗糖添加量的不同对薄荷组织生根生芽的影响。取薄荷的茎尖作为外植体,对薄荷进行组织培养并观察对照,对比得出薄荷离体培养时生根生芽的最适蔗糖浓度。由实验结果可得:在薄荷组织培养分化生芽阶段,最适蔗糖添加量为1%;转入生根阶段时,最适蔗糖添加量为3.4%。
作者
刘静
机构地区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18年第12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组织培养
薄荷
蔗糖浓度
生芽生根
分类号
S6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作者简介
刘静(1980-),女,湖北鄂州人,教师,中共党员,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生物工程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4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0
1
马德强,范锋.
薄荷的品质与栽培技术关系的研究[J]
.安徽医药,2013,17(2):315-316.
被引量:7
2
李延红.
薄荷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研究[J]
.北方园艺,2008(10):163-165.
被引量:5
3
汪茂斌,马宗新,赵红,吴涛,朱玉灵,柳申飞.
薄荷品种提纯途径及程序[J]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2):235-236.
被引量:13
4
张淑红.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发展方向[J]
.垦殖与稻作,2003(6):43-45.
被引量:11
5
王小敏,李维林,赵志强,梁呈元.
薄荷属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07,35(4):117-121.
被引量:16
6
赖家业,杨振德.
野薄荷的茎段培养[J]
.广西热作科技,2000(3):9-11.
被引量:16
7
臧玉琦,吴涛,朱玉灵,范泽民,赵红.
薄荷茎尖生长点离体培养[J]
.中国农学通报,1998,14(1):47-47.
被引量:10
8
钱森和,厉荣玉,王洲,郭恭睿,杨超英.
薄荷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J]
.作物杂志,2008(6):41-44.
被引量:4
9
王小敏,李维林,梁呈元,赵志强.
椒样薄荷试管苗生根的影响因素分析[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16(3):73-75.
被引量:6
10
郭晓恒,刘涛,杨新杰,严铸云,万德光.
亚洲薄荷的快速繁殖及炼苗[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29(6):59-61.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84
1
刘永明,刘伟,班文杰,李欣,毕春彦.
薄荷种苗组培快繁技术[J]
.种子世界,2004(8):38-39.
被引量:1
2
吕冬霞,曲长福.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培养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04(5):68-68.
被引量:34
3
马春红,陈霞,翟彩霞,郭秀林,崔四平,李广敏.
薄荷的快速繁殖与栽培技术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230-231.
被引量:10
4
李格,吕国华,贾晓鹰,郭海燕,潘新仿.
6-BA、NAA及其组合对诱导薄荷茎段分化与增殖的影响[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4):305-308.
被引量:4
5
李冬梅,窦宏涛,赵朝毅,苟兴文,孟菁,刘民强.
椒样薄荷最佳收获期的试验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4,50(5):24-24.
被引量:7
6
李妍.
椒样薄荷栽培技术[J]
.北方园艺,2004(6):35-35.
被引量:9
7
刘贤旺,张寿文,胡生福,刘华,黄慧莲,于占国.
江西道地药材车前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0):941-943.
被引量:4
8
丁琤,徐卫红.
薄荷脱毒苗的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24(6):69-72.
被引量:4
9
冯晓侠.
椒样薄荷的栽培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2005,51(2):125-125.
被引量:7
10
张艳玲,姚雷,申晓辉.
芳香植物唇萼薄荷组织培养中的污染控制[J]
.上海农业学报,2005,21(1):4-6.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59
1
杨国丽,吴卫,郑有良,陈黎,张旭.
薄荷和留兰香嫩叶维生素种类及含量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2):228-231.
被引量:4
2
张艳玲,姚雷,申晓辉.
芳香植物唇萼薄荷组织培养中的污染控制[J]
.上海农业学报,2005,21(1):4-6.
被引量:9
3
刘铭,田伟,焦永刚,温春秀,谢晓亮.
薄荷组织培养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5,19(2):8-11.
被引量:6
4
王秀丽,杨煜,徐平丽,李爱琴,单雷.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及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2005,37(3):78-80.
被引量:26
5
蒋玉宝,于元杰.
薯蓣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2006,16(4):93-96.
被引量:9
6
王小敏,李维林,赵志强,粱呈元,房海灵.
不同培养条件对薄荷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的影响[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6,15(3):51-54.
被引量:21
7
李晓东,程智慧,文志华,陈日聪.
唇萼薄荷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87-90.
被引量:6
8
王小敏,李维林,梁呈元,赵志强.
椒样薄荷的组织培养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159-3160.
被引量:5
9
王小敏,李维林,赵志强,梁呈元.
薄荷属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07,35(4):117-121.
被引量:16
10
王小敏,李维林,梁呈元,赵志强.
椒样薄荷试管苗生根的影响因素分析[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16(3):73-75.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34
1
陶文丞,韦景枫,程友忠,蒙先举,张声涛,覃凤好.
构树组培快繁技术[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5):27-28.
被引量:7
2
罗通,廖霆,邓骛远.
植物芥酸的研究[J]
.宜宾学院学报,2004,4(6):177-178.
被引量:4
3
周峰.
构树叶、花序及果实的氨基酸分析[J]
.药学实践杂志,2005,23(3):154-156.
被引量:45
4
郁萌萌,施国新,吕群丹,杨磊,唐仁杰,张洪霞.
光叶楮叶片和叶柄再生体系的建立[J]
.林业科学研究,2006,19(2):253-256.
被引量:16
5
李党法.
构树的培育与开发利用[J]
.中国林副特产,2007(1):49-49.
被引量:30
6
李爱华,邓华平,杨柳,刘俊明.
日本构树再生体系建立[J]
.湖北林业科技,2007,36(2):14-17.
被引量:5
7
吴关庭,郎春秀,陈锦清.
芥酸的生产及其衍生产品开发[J]
.中国油脂,2007,32(6):27-31.
被引量:20
8
吴关庭,郎春秀,陈锦清.
工业用高芥酸油菜育种与应用[J]
.核农学报,2007,21(4):374-377.
被引量:11
9
朱培基.
工业硬脂酸、油酸、芥酸、山嵛酸及其衍生物原料、用途、市场状况[J]
.粮食与油脂,1997,10(3):27-31.
被引量:7
10
胡俊达.
构树的开发利用价值和河北省发展前景[J]
.河北林业科技,2008(5):100-101.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2
1
智邵川,石岭.
不同培养基对构树组培苗生根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20,48(8):1207-1210.
被引量:8
2
李娅楠,邢明,关文启,黄曼婷,赵翠珠.
TmLPCAT转基因高芥酸油菜组培体系的优化[J]
.西北农业学报,2024,33(9):1775-178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林炎丽,周晓丽,王学凯,李小梅,陈菲.
浅谈构树组培苗快繁技术[J]
.草学,2021(3):45-47.
2
孙大宽,马莉,杨宏艳,马焕成,郑晟靖,唐军荣.
3种因素对木棉组培苗生根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7(1):137-144.
被引量:7
3
马莉.
浅谈构树非试管嫩枝快繁技术[J]
.种子科技,2022,40(3):121-123.
4
王玉玲,张世芳,尹艺臻,马春英,王育选,刘清丽,赵娟.
晋谷21号成熟胚再生体系的优化[J]
.山西农业科学,2022,50(4):469-477.
5
龚永福,陈芳,张兆萍,张梅秀,苏毓杰,杨振华,魏廷邦,张英英,高正睿,魏玉杰.
植物组培苗生根研究综述[J]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7):5-8.
被引量:8
6
林茜,覃换玲,高营营,郑德波,王艳,欧昆鹏.
‘桂粉葛1号’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J]
.陕西农业科学,2023,69(7):11-17.
被引量:1
7
王倩,蒋景龙,秦公伟,魏丽娜,胡佳.
四倍体资阳香橙快繁体系的建立研究[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0(2):55-63.
8
黄涛,祝遵凌.
紫茉莉科植物组培生根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2024,22(18):6160-6169.
被引量:3
1
郑东旖,刘兆秋,马松,张爱玲,张文静,时念民.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预防接种安全性分析[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8,31(10):1126-1129.
被引量:6
2
姜自红.
安徽石蒜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1):85-87.
被引量:7
3
周延杰,周喜满,阮竞兰,李伍海,周彩红,李阿诺,周世盛.
发芽小麦对面粉品质特性及卫生安全研究[J]
.粮食加工,2018,43(6):3-6.
4
陈志,汪一婷,吕永平,牟豪杰,陈剑平.
铁皮石斛无菌播种成苗体系优化[J]
.浙江农业学报,2018,30(11):1870-1878.
被引量:9
农村实用技术
201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