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先后经历了"非毛化"、民族虚无主义、"告别革命"、"学术研究"以及网络传播等5个阶段的演进发展,呈现出隐蔽化、碎片化、日常化和娱乐化等特点。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一种政治思潮,其目的是消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动摇人民"四个选择"的根基以及西化和分化中国。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9-11,16,共4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2017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与应对方法”(2017SJB213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豆勇超(1982-),男,硕士,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讲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