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提高红碎茶品质的途径和方法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世界茶叶贸易总量约1500万担,其中红茶占93.3%,绿茶及其它茶占6.7%。红茶中红碎茶1384万担,占红茶贸易量的98.8%,工夫红茶16万担,占1.2%,因此,谈国际茶叶市场主要指红碎茶市场。茶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作为红碎茶来说,则是薄弱的一环。三十多年来,我国红碎茶出口比重甚微,仅占国际红碎茶贸易量的3%。
作者
张博经
丁俊之
出处
《中国茶叶》
1981年第1期2-6,共5页
China Tea
关键词
红碎茶
出口比重
鲜爽
茶多酚
红茶
揉切机
茶叶品质
大叶种
香气
对夹叶
摊片
一芽二叶
一芽三叶
分类号
F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44
1
李辉.
红茶发酵技术研究进展[J]
.蚕桑茶叶通讯,2001(2):21-23.
被引量:34
2
方世辉,王先锋,汪惜生.
不同发酵温度和程度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加工,2004(2):19-21.
被引量:90
3
陈以义,方晨.
红茶变温发酵试验[J]
.中国茶叶,1993,15(4):6-7.
被引量:17
4
汪东风.
茶汤氧还体系电位值的测定[J]
.茶业通报,1993,15(4):3-5.
被引量:10
5
李时荣,项代法.关于茶黄素积累及其控制的研究[J]茶业通报,1982(03).
6
张石城,王郁风,卫道宏,徐尚风.红碎茶新工艺及其机具配套和生产管理[J]中国茶叶,1982(04).
7
阮宇成,程启坤,沈培和.提高红碎茶品质的理论与技术[J]中国茶叶,1982(03).
8
邹瑚.四川中叶茶、云南大叶茶“发酵”规律的初步研究[J]茶业通报,1980(Z1).
9
彭继光,吴治元,黄岳临,殷建平,贾海云,罗立明.发酵温度对红碎茶品质的影响[J]中国茶叶,1980(05).
10
严俊,林刚,叶付刚,祝纪平.
测色技术在工夫红茶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1997,13(6):24-26.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3
1
罗莉.
工夫红茶的合理发酵[J]
.广东合作经济,2021(4):57-60.
2
崔宏春,张建勇,赵芸,黄海涛,敖存,李红莉,师大亮.
发酵条件对红茶茶色素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J]
.食品与机械,2022,38(8):227-233.
被引量:12
3
陈以义,江光辉.
红茶变温发酵的理论探讨[J]
.茶叶科学,1993,13(2):81-86.
被引量:42
二级引证文献
53
1
李辉.
红茶发酵技术研究进展[J]
.蚕桑茶叶通讯,2001(2):21-23.
被引量:34
2
匡新,刘靖.
崂山工夫红茶的研制[J]
.茶叶科学,2010,30(S1):599-603.
被引量:2
3
吴国宏,陈盛相,齐桂年.
高香红茶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10,33(6):10-16.
被引量:8
4
夏涛,高丽萍.
茶鲜叶匀浆悬浮发酵体系优化模型[J]
.茶叶科学,1999,19(1):55-60.
被引量:22
5
赵文霞,黄亚辉.
红茶发酵技术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11,33(3):8-11.
被引量:17
6
池玉洲,黄林敏.
萎凋、发酵等关键工序对工夫红茶品质影响的生产实践与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11,33(3):11-14.
被引量:23
7
钱园凤,叶阳,周小芬,王博.
红茶发酵技术研究现状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3):388-392.
被引量:24
8
吴亮宇,林金科,赵文净,孙平,林艺端,张明泽,商虎,葛国平,肖慧,沈久聪.
苹果促发酵技术对夏暑红茶品质的影响[J]
.茶叶,2012,38(4):214-219.
被引量:4
9
孔俊豪,张士康,禹超,梁慧玲,谭蓉,涂云飞,杨秀芳.
茶树鲜叶发酵制备速溶红茶的工艺优化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13(3):18-22.
被引量:8
10
陈娟.
氧气对红茶发酵影响作用的研究进展[J]
.贵州茶叶,2013,41(3):5-7.
被引量:4
1
龚祿华.
提高红碎茶品质的一些体会[J]
.福建茶叶,1982,0(1):23-25.
2
文静.
中美贸易背景下跨境茶叶电子商务业发展影响探究[J]
.福建茶叶,2018,40(9):60-60.
被引量:2
3
叶赵强.
世界四大茶叶生产国发展研究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8,39(19):46-47.
被引量:3
4
乔小燕,李崇兴,姜晓辉,吴华玲,陈栋.
不同等级CTC红碎茶生化成分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0):83-89.
被引量:8
5
殷鸿范.
红碎茶揉切机理的剖析[J]
.中国茶叶,1984,10(1):7-9.
被引量:1
6
何少川.
锦屏问茶[J]
.炎黄纵横,2018(6):15-17.
7
周许端.
坦洋工夫红茶品质与工艺创新进展[J]
.茶叶通讯,2018,45(2):36-38.
被引量:1
8
提升出口商品综合竞争力[J]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8,0(8):21-21.
9
陈曦.
国际农产品贸易地理方向研究[J]
.环球市场,2018,0(15):6-6.
10
李文萃,王家鹏,范起业,蓝有明,唐小林.
高香红茶新工艺技术探讨[J]
.蚕桑茶叶通讯,2018(3):17-19.
被引量:6
中国茶叶
198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