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成就生活的美好与人的幸福——国际比较视野下“你好,寒假!”和“你好,暑假!”研究的价值取向初探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学生、教师、家长无不熟悉寒假、暑假,而如果有一个项目,倡导不同的寒假、暑假生活方式和内容,还关注放假前与开学初的系列性教育变革,结果会怎样?
作者
李家成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出处
《新课程评论》
2018年第7期13-19,共7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华东师范大学重大预研究项目“建国以来中小学班级建设的中国个性与世界贡献研究”成果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国际比较
暑假
视野
取向
价值
分类号
U491.254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作者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研究员,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1
李家成.
创生“第四教育世界”——“你好,暑假!”项目的价值追求与教育实践[J]
.教育视界,2017(11):19-22.
被引量:11
2
李家成,顾惠芬.
寒暑假生活育人:实现班主任研究的“开疆拓土”[J]
.中小学班主任,2018,0(2):8-10.
被引量:3
3
陈才英,李家成.
我很重要!班级每个人都重要!——论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重建中学生存在感的获得[J]
.现代教学,2017,0(10):7-11.
被引量:7
4
陶菊.
如何让“奶奶团”在农民工子女返乡教育中绽放光彩?[J]
.中小学班主任,2018,0(2):42-44.
被引量:1
5
李家成.
在教育空隙处开展教育研究——以“你好,寒假!”之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研究为例[J]
.教育学术月刊,2017(6):20-31.
被引量:11
6
吕珂漪,顾惠芬.
重建学生的暑假生活和学期初生活——“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学生发展”第二次全国现场研讨会议综述[J]
.班主任之友(中学版)(上半月),2016,0(12):4-7.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李家成.
以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研究开拓教育改革新空间[J]
.教育视界,2017(1):18-21.
被引量:3
2
林香河.
学校建构的暑假生活——以一所台湾地区特色学校实践为例[J]
.教育学术月刊,2017(6):3-13.
被引量:4
3
林进材.
台湾地区学生暑假生活调查——兼谈对生长型教师培养的建议[J]
.教育学术月刊,2017(6):14-19.
被引量:3
4
李家成.
在教育空隙处开展教育研究——以“你好,寒假!”之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研究为例[J]
.教育学术月刊,2017(6):20-31.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29
1
马艳.
“双减”背景下寒假作业的项目式设计与理性审视[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35(4):75-82.
被引量:2
2
李文淑,李家成.
以共同学习赋能终身教育的未来——来自第七届终身教育上海论坛的观点[J]
.中国远程教育,2021(2):59-65.
被引量:5
3
蓝美琴.
回归自然 学以成长——乡村资源在学生假期生活中的开发[J]
.现代教学,2018,0(24):31-34.
4
倪敏,顾惠芬.
“诗意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J]
.新课程评论,2019,0(2):66-73.
5
李家成.
以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研究开拓教育改革新空间[J]
.教育视界,2017(1):18-21.
被引量:3
6
李家成.
创生“第四教育世界”——“你好,暑假!”项目的价值追求与教育实践[J]
.教育视界,2017(11):19-22.
被引量:11
7
顾惠芬.
在“假期生活与学期初生活”研究中推动生态更新[J]
.教育视界,2017(11):27-29.
被引量:2
8
陈才英.
让暑假生活成为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新空间[J]
.教育视界,2017(11):30-32.
9
张莉.
从暑期生活看班主任思维方式的转型[J]
.教育视界,2018(3):39-41.
10
侯亚萍,沈贵鹏.
中小学生“存在获得感”的教育价值[J]
.教育探索,2018(2):36-4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6
1
刘力.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功能及方式[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2(1):62-66.
被引量:36
2
徐锦俊.
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9):100-101.
被引量:18
3
杨天平,孙孝花.
近20年来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角色[J]
.学术研究,2007(2):149-152.
被引量:8
4
杨天平,孙孝花.
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角色的嬗变[J]
.教育研究,2007,28(6):78-82.
被引量:12
5
黄河清.
美国家校合作管窥[J]
.教育评论,2008(6):162-165.
被引量:16
6
李家成.
重建学生学校日常生活的教育努力——“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的“魂”“体”“理”“脉”[J]
.中国教育学刊,2009(9):17-20.
被引量:11
7
李晓文.
教育,要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形成于“新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感悟[J]
.人民教育,2010(11):4-8.
被引量:9
8
李家成.
论班主任作为教师团队的关键人——基于学生立场的教师团队建设之思考[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5):12-16.
被引量:33
9
梁红梅,李刚.
当前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困境、归因与路径选择[J]
.当代教育科学,2010(22):11-15.
被引量:18
10
王帅.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现状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10所普通小学为例[J]
.上海教育科研,2012(2):31-35.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4
1
李文淑,李家成.
以共同学习赋能终身教育的未来——来自第七届终身教育上海论坛的观点[J]
.中国远程教育,2021(2):59-65.
被引量:5
2
李家成,顾惠芬.
学生发展生态视域下的班主任领导力——基于常州市龙虎塘实验小学“班级成长导师团”的个案研究[J]
.教师发展研究,2019,3(1):69-78.
被引量:5
3
伍小凤.
家校社合作中“家长参与”研究的问题域--基于2001-2020年CNKI中CSSCI论文的内容分析[J]
.终身教育研究,2022,33(3):57-64.
被引量:4
4
袁德润.
“新基础教育”综合活动回溯研究[J]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4,7(2):134-142.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庞庆举.
综合活动领域的四季系列探索与创生——来自“新基础教育”四季系列活动的改革研究[J]
.现代教学,2019,0(15):27-32.
2
李家成,顾惠芬.
疫情之下对教育本质的追寻——基于常州市龙虎塘实验小学教育实践的个案研究[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0,34(2):21-27.
3
翁文艳.
聚焦共同成长的班主任领导力[J]
.江苏教育,2021(15):6-11.
被引量:1
4
王琴,张建友.
逻辑·价值·实践:终身教育赋能教育强国研究[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1):91-96.
被引量:11
5
苏明杰,王海萍,孔云.
小学生成长导行体系的建设[J]
.教学与管理,2022(11):17-20.
6
顾惠芬.
多力驱动,多环交融,多学赋能——“供给侧—需求侧”协同治理视域下的作业机制创新[J]
.新课程评论,2022(7):91-99.
7
李文淑,李凯.
实现人人享有终身学习机会:方向、框架与行动路径——UIL《2022-2029年中期战略》之解析[J]
.远程教育杂志,2022,40(5):31-39.
被引量:2
8
马志沁.
家长深度参与课后服务的实践探索[J]
.江苏教育研究,2022(32):77-80.
被引量:1
9
李雅琪.
终身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培训发展路径研究[J]
.大学(研究与管理),2023(10):115-118.
被引量:2
10
伍小凤,曾思荧,张永.
边界理论视域下家长参与的边界管理策略研究[J]
.教育参考,2023(6):33-40.
被引量:1
1
杨磊.
比较视野下中国金缮修复技术的前景研究[J]
.艺术品鉴,2018(3Z):174-175.
2
郑立.
国际比较视野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点与启示[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8,0(15):10-10.
3
廖婧.
中国区域文化多元一体特征研究--比较视野中的河湟文化与湘西文化[J]
.青海社会科学,2018,0(4):199-204.
被引量:1
4
岑树海.
权力共享视野下的党际民主模式比较分析[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3):78-86.
被引量:2
5
李自雄.
抒情传统论的“汉学主义”理论范式反思[J]
.天府新论,2018(5):89-96.
被引量:2
新课程评论
2018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