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社会范畴化和自我范畴化交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刻画群体符号边界来赋予人们群体资格,进而依赖人们对群体资格积极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价值承诺来促生社会认同。在此过程中,社会记忆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回族的抗战记忆入手,并以此为例来阐述社会记忆在社会认同路径中如何成为生成社会认同的语境与支点。同时,还将阐明社会记忆与社会认同的互文效应:社会认同的建构与强化可以通过控制社会记忆得以实现;既存的社会认同则可以影响或支配社会记忆的形塑与书写。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2-228,共7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甘肃藏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
现状及其机制研究"(16AZD04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柴亚林,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西北少数民族族群研究、历史人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