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申遗背景下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研究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个复合的交通体系,在形态上则呈现为以重要港口为基础,由连接各港口的众多航线交织而形成的海路网络。以港口为核心,包含了重要航海基础设施、海上贸易品的生产设施及贸易和人文交流活动相关产物在内的整个广阔区域,成为构成海上丝绸之路整体形态最重要的"节点片区"。"节点片区"在物资、技术、人口、购买力等方面为跨板块的航行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同时它们也是这些交流的物化见证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在世界遗产的框架下,这些"交流活跃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独特价值最重要、最典型的载体。已经开展的中国"海丝"史迹的前期研究,对象包括9个城市的30余处遗存,基本涵盖了国际认可的丝绸之路遗产三个构成分类的内容,对"海丝"突出普遍价值有实质性、科学的、可清晰界定和辨识的贡献,其研究成果对当今世界的发展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作者 沈阳 燕海鸣
出处 《中国文化遗产》 2018年第2期74-79,共6页 China Cultural Heritag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同被引文献7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