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西学中用 与时俱进——陈淳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Western Learning Used in China,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Chen Chu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张萌:陈老师,您好,我是张萌,目前在美国新墨西哥大学人类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受《南方文物》编辑部委托,对您做一次采访,主要涉及考古学的教学和研究,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还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与公众关系等问题。
作者 陈淳 张萌
出处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36,共14页 Cultural Relics in Southern China
作者简介 陈淳,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导。1948年5月生于上海。1982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教授攻读旧石器时代考古学。1982至1986年在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任教,1986年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人类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专攻史前考古学。1992年获博士学位。1996年回国.在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执教。主要从事史前考古学研究,涉及领域包括考古学理论与方法、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农业起源研究、国家与文明起源研究等。著作有:《中国猿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年;《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入选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出版基金成立25周年精丛再版);《当代考古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文明与早期国家探源》。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考古学研究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远古人类》.上海科学普及出版杜,2015年;《考古学理论》(修订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考古学前沿研究:理论与问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译著有:《手》(约翰·内皮尔),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欧洲文明的曙光》(戈登·柴尔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主编和审校的柴尔德其他译著有:安志敏和安家瑗译《考古学导论》、安家瑗和余敬东译《人类创造了自身》、李宁利译《历史发生了什么》、方辉和方堑杨译《历史的重建》,均为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出版);《骗局、神话与奥秘——考古学中的科学与伪科学》(肯尼斯·费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考古学思想史》(布鲁斯-特里格,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龙骨山——冰河时代的直立人传奇》(诺埃尔·博阿兹和拉塞尔·乔昆)。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时间与传统》(布鲁斯·特里格)(重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中文第二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族属的考古——构建古今的认同》(希安·琼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此外.作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的其他三本译著《秘鲁维鲁河谷的史前聚落形态》(戈登-威利)、《国家与文明的起源》(埃尔曼·塞维斯)和《圭拉那魁兹:墨西哥瓦哈卡的古代期觅食与早期农业》(肯特·弗兰纳利)也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受《南方文物》编辑部邀请,就读于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张萌通过电子邮件对陈淳教授做了一席访谈。作为两代留学生的代表。他们对中美考古学在学术研究、专业训练和理论方法与实践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和问题深入交流了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4

二级参考文献815

共引文献562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