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边疆治理是历代中央王朝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难题。借助"成本—效益"逻辑可以有效解释封建王朝时期国家在治理边疆问题时左右摇摆的政治态度。当治理边疆的效益大于成本的时候,统治者会进行积极治理,反之,则选择消极治理。国家治理成本包括官吏雇佣、地方治理、军事管理、封赏等,效益则包括稳定、贡赋、珍稀资源攫取、"天朝心态"的满足等。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3-199,共7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安多藏区基层社会治理的调查与研究"(16JJD850005)
2016年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藏族牧区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与运行机制研究"(16LZUJBWZD01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切排,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藏学;;赵志浩,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甘肃兰州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