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解析帕米尔新出土的蚀花红玉髓珠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13-2014年,我们对位于帕米尔高原的青尔赞喀勒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根据墓群出土标本测试数据和出土文物的类型学推论证据来看,墓群年代距今2600-2400年,整体呈现出广义的斯基泰文化特点。特殊的地理位置致使吉尔赞喀勒墓群出土了多种来自东西方的文物,这些文物的出土有力证明了2500年前此地就是沟通东西方主要文明区域的昆仑葱岭古道的必经之处。
作者
巫新华
出处
《文物天地》
2018年第1期37-40,共4页
CULTURAL RELICS WORLD
关键词
出土文物
帕米尔高原
解析
考古发掘
测试数据
文化特点
地理位置
东西方
分类号
K87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3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作铭.
我国出土的蚀花的肉红石髓珠[J]
.考古,1974(6):382-385.
被引量:29
2
巫新华.
浅析新疆吉尔赞喀勒墓群出土蚀花红玉髓珠、天珠的制作工艺与次生变化[J]
.四川文物,2016(3):33-55.
被引量:16
3
闻广.
苏南新石器时代玉器的考古地质学研究[J]
.文物,1986(10):42-49.
被引量:44
4
单秉锐,臧竞存,段小芳.
玛瑙染黄色工艺研究[J]
.珠宝科技,2003,15(4):55-57.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48
1
干福熹.
中国古代玉器和玉石科技考古研究的几点看法[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20(S1):17-26.
被引量:22
2
张玉忠,李功仁,董佔.
新疆吉木萨尔县大龙口古墓葬[J]
.考古,1997(9):39-45.
被引量:4
3
闻广.
苏南新石器时代玉器的考古地质学研究[J]
.文物,1986(10):42-49.
被引量:44
4
陈戈.
帕米尔高原古墓[J]
.考古学报,1981(2):199-216.
被引量:44
5
作铭.
我国出土的蚀花的肉红石髓珠[J]
.考古,1974(6):382-385.
被引量:29
6
张增祺,王大道.
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75(2):97-156.
被引量:158
7
闻广,荆志淳.
福泉山与崧泽玉器地质考古学研究——中国古玉地质考古学研究之二[J]
.考古,1993(7):627-644.
被引量:36
8
田仁孝,雷兴山.
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93(10):1-14.
被引量:47
9
霍有光.
从玛瑙、水晶饰物看早期治玉水平及琢磨材料[J]
.考古,1992(6):567-570.
被引量:9
10
侯灿.
楼兰古城址调查与试掘简报[J]
.文物,1988(7):1-22.
被引量:38
共引文献
83
1
张良仁.
关于吉尔赞喀勒墓地用火遗物的一点看法[J]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19(2).
2
俞方洁,李勉.
从图像看滇文化中的古印度文明因素[J]
.形象史学,2019(2):142-155.
3
张弛.
新疆伊犁河谷早期铁器时代玻璃珠饰研究[J]
.西部考古,2020(2):133-144.
被引量:1
4
于春,纪岳奇,先怡衡.
中国古代采矿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综述[J]
.常州文博论丛,2021(1):110-121.
5
邓聪.
兴隆洼文化玉器与植物宇宙观[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S1):21-34.
被引量:4
6
袁靖,刘建国,高立兵.
中国科技考古五十年[J]
.考古,1999(9):59-68.
被引量:4
7
童恩正.
古代中国南方与印度交通的考古学研究[J]
.考古,1999(4):79-87.
被引量:43
8
殷志强.
红山、良渚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J]
.北方文物,1988(1):8-12.
被引量:10
9
方铁.
《史记》、《汉书》失载西南夷若干史实考辨[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3):65-72.
被引量:15
10
闻惠芳.
夏代礼玉制度探源[J]
.东南文化,2001(5):24-3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56
1
于福顺.
清代新疆卡伦述略[J]
.历史研究,1979(4):75-86.
被引量:10
2
干福熹.
中国古代玉器和玉石科技考古研究的几点看法[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20(S1):17-26.
被引量:22
3
闻广.
苏南新石器时代玉器的考古地质学研究[J]
.文物,1986(10):42-49.
被引量:44
4
张松林,高汉玉.
荥阳青台遗址出土丝麻织品观察与研究[J]
.中原文物,1999(3):10-16.
被引量:53
5
陈戈.
帕米尔高原古墓[J]
.考古学报,1981(2):199-216.
被引量:44
6
作铭.
我国出土的蚀花的肉红石髓珠[J]
.考古,1974(6):382-385.
被引量:29
7
刘銘恕.
試說近年出土的兩组珠子[J]
.考古,1956(6):91-93.
被引量:1
8
高汉玉,王任曹,陈云昌.
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的纺织品[J]
.文物,1979(6):44-48.
被引量:18
9
李毓芳.
陕西咸阳马泉西汉墓[J]
.考古,1979(2):125-135.
被引量:43
10
林钊,吴裕孙,林忠干,梅华全.
福建崇安武夷山白岩崖洞墓清理简报[J]
.文物,1980(6):12-20.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4
1
巫新华,哈比布,罗丹.
西藏考古发掘出土天珠的蚀花工艺与受沁现象探析[J]
.博物院,2019(1):45-56.
2
陈祥军.
帕米尔高原游牧生态文化与跨境生态合作[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73-82.
被引量:2
3
刘妍,顾漫,陈涛,王炳华,蒋洪恩.
从植物遗存看古代新疆大麻的认识和利用[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2022,39(4):567-576.
被引量:5
4
王婧怡.
汉代宝石珠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艺术教育,2023(1):60-63.
二级引证文献
7
1
陈祥军.
本土知识与生态治理:新疆牧区习惯规范的当代价值[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22-30.
被引量:4
2
严倩茹,邬伟魁,宋伟.
含成瘾物质中药的检测方法及科学监管对策[J]
.中国药事,2023,37(3):264-275.
被引量:2
3
任婕.
古代亚麻文化的形态阐释及东传路径研究[J]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2023,33(5):43-48.
4
阿合宝塔·江布拉提.
地方性知识与草原保护:本土法治资源的现代价值反思——以哈萨克族、塔吉克族为例[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6(4):105-112.
被引量:1
5
胡兴军.
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文书所见“野麻”考[J]
.农业考古,2024(6):32-39.
被引量:1
6
张贵林,王龙,韩杏杏,蒋刚,蒋洪恩.
吐鲁番加依先民适应极端干旱环境的策略:绿洲农业和季节性迁移放牧[J]
.科学通报,2025,70(10):1397-1412.
被引量:1
7
吕璇泽,李玉梅,旺罗.
北京东灵山的无灌溉古耕作层和自然沉积层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2025,42(5):632-644.
1
曹欣欣.
揭开青藏高原的神秘面纱[J]
.湖南教育(下旬)(C),2017,0(11):63-63.
2
张龙海.
斯基泰文化初探——以考古学证据为中心[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9(5):67-75.
被引量:2
3
青海玉树:21个岩画群[J]
.大众考古,2017,0(8):10-10.
4
龙毅.
研究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中民族文化的原点效应[J]
.建材发展导向,2017,15(23):155-156.
5
诸悦.
闽冬泳赛事文化的互动研究——以福建省冬泳锦标赛为个例[J]
.运动,2017(21):35-36.
被引量:1
6
文化.
科尔沁蒙古族民俗文化的特点研究[J]
.祖国,2017,0(23):73-73.
7
Levi,林皓音.
岁末静想[J]
.芭莎珠宝,2017,0(6):160-165.
8
梁振聪.
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发展现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23):41-43.
9
史又今,吴春相.
东西方商务信函问候语比较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27(1):117-120.
10
王客然.
半木家具设计中的视觉语言表现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7,0(23):66-67.
文物天地
201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