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共同体"年会(简称"共同体会议"),能够反映出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侧面,因而可以成为管窥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现状和特征的重要窗口。本文试图创新一种基于重要学术会议来评估一个学科学术发展状况的研究路径。通过考察历届共同体会议议程所提供的数据信息,本文分析了共同体会议的与会群体和研究议题的相关特征。研究表明,在学术群体方面,中青年学者和在校学生是共同体会议的重要参会力量,会议具有明显的"草根特质";一支新兴的学术力量正在崛起,并且呈现出与海外学术界更加密切的互动;然而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力量在各城市、各区域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失衡。在研究议题方面,会议体现出显著的"学术导向"而非"政策导向",国际关系理论类的话题探讨最多,国际安全研究次之,国际政治经济学最为薄弱;会议讨论涉及的区域也高度失衡,大都集中在中国、美国和东亚三大板块,对其他地区关注不够;会议对新兴议题异常敏感,其兴衰主要与国家政策和现实情况变化、领袖学者和特定机构的推动有关。
                
                
    
    
    
    
                出处
                
                    《国际政治科学》
                        
                                CSSCI
                        
                    
                        2017年第2期122-150,共29页
                    
                
                    Quarter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基金
                    笔者正在从事的研究项目"在传承与超越之间: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代际学术史"的部分成果
                    该项目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2017-2019年研究品牌计划"中国经济外交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编号:14XNJ006)的资金资助
            
    
    
    
                作者简介
李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电子信箱:liwei09@ruc.edu.cn;
宋亦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电子信箱:sym915@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