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格权类型化与我国人格权制度独立成编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民法的价值理性是以人为本,民法典体系是实现以人为本价值的工具理性。良好的民法典体系应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协调。承载不同价值理性的人格权在民法典中应放在不同的位置上。人格权根据其价值理性不同,可以分为人格享有型人格权与人格实现型人格权。前者承载的是"人之为人"的价值理性,应在民法典总则中的主体制度予以规定。后者承载的是"人之为人"后活得更好的价值理性,应放在民法典分则中的侵权责任编予以规定。
作者
肖新喜
机构地区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第3期58-65,共8页
关键词
人格权
独立成编
人格享有
人格实现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作者简介
副教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25
同被引文献
7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6
1
王胜明.
制订民法典需要研究的部分问题[J]
.法学家,2003(4):9-13.
被引量:22
2
王彩云.
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裂与融合[J]
.江汉论坛,2011(10):83-86.
被引量:9
3
梁慧星.
松散式、汇编式的民法典不适合中国国情[J]
.政法论坛,2003,21(1):9-14.
被引量:83
4
王利明.
人格权制度在中国民法典中的地位[J]
.法学研究,2003,25(2):32-45.
被引量:66
5
尹田.
论人格权的本质——兼评我国民法草案关于人格权的规定[J]
.法学研究,2003,25(4):3-14.
被引量:197
6
江平.
制订一部开放型的民法典[J]
.政法论坛,2003,21(1):3-8.
被引量:107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美]伯纳德·施瓦茨 王军等译.《美国法律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7页.
2
See William Prosser , Privacy,48, Cal. L. Rev.383(1960》.
3
See E . J . Cohn , Manual of German Law , Vol . l , London,1968 . p .155 , p . 65 .
4
.《孙中山选集》[M].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08页.
5
[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09页以下.
6
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58,806,811,815页.
7
Savatier, Metamorphoses Economique et Socials du Droit Prive d' aujourdui, Ⅲ, n.335.
8
[日]星野英一.《司法中的人—以民法财产法为中心》,王闯译,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8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76页.
9
施启扬.《民法总则》,台湾三民书局,2000年版,第101页.
10
《联邦最高法院民事裁判集》,第75卷,第160页.
共引文献
425
1
矢泽久纯.
民法典是否有必要规定债法总则——以《日本民法典》的大修改和在中国的争议为线索法律实务园地[J]
.现代法治研究,2019,0(4):110-118.
被引量:2
2
申惠文.
中国民事宪法学的时代价值——改革开放40年民法学家宪法观发展演变切入[J]
.私法,2020(1):330-350.
3
赵忠奎.
“可以适用习惯”的司法应对:以逾期加价条款为样本[J]
.社会科学,2021(2):95-104.
被引量:12
4
冉克平.
数字时代企业信用权的结构与实现机制[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29(3):99-117.
被引量:2
5
连雪晴.
法人的数据保护:缘由、实践与建构[J]
.人权研究(辑刊),2019(2):158-181.
被引量:4
6
贾韶琦.
民法典“两户”民事主体制度的解释论[J]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2):82-89.
7
杨遂全.
论民事主体制度和人身人格权编的逻辑分野[J]
.民商法争鸣,2022(2):3-12.
8
王立民.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侧面:新中国民法典编纂若干重要问题[J]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3,7(5):1-15.
9
张民安.
《民法典》第四编将人格权独立设编的原因[J]
.法治论坛,2020(3):3-23.
被引量:2
10
宋建君.
略论民法典规定一般人格权的必要性[J]
.法制与经济,2020(10):90-91.
同被引文献
74
1
姚辉,叶翔.
荣誉权的前世今生及其未来——兼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中的相关规定[J]
.浙江社会科学,2020(3):35-45.
被引量:8
2
张超.
新兴权利的利益衡量判定——以侵犯人格利益个案为背景的分析[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28(3):66-84.
被引量:16
3
刘亚东.
民法案例群方法适用的中国模式[J]
.环球法律评论,2021(1):101-116.
被引量:18
4
王利明.
和而不同:隐私权与个人信息的规则界分和适用[J]
.法学评论,2021(2):15-24.
被引量:180
5
汪习根.
论民法典的人权精神:以人格权编为重点[J]
.法学家,2021(2):1-12.
被引量:24
6
崔丽.
民法典第1009条:基因人格权的创设、证成与实现[J]
.东方法学,2021(1):154-165.
被引量:18
7
王雷.
《民法典》人格权编中的参照适用法律技术[J]
.当代法学,2022,36(4):116-127.
被引量:19
8
杨立新,吴兆祥.
论名称权及其民法保护[J]
.江苏社会科学,1995(1):37-42.
被引量:13
9
尹田.
论法人人格权[J]
.法学研究,2004,26(4):51-57.
被引量:146
10
熊谞龙.
权利,抑或法益?——一般人格权本质的再讨论[J]
.比较法研究,2005,19(2):51-57.
被引量:90
引证文献
3
1
安阳.
探究人格权制度在中国民法典中的地位[J]
.法制博览,2019,0(21):190-190.
2
乌日力嘎.
论人格权类型化的路径与方法[J]
.人权法学,2023,2(3):129-148.
被引量:3
3
许中缘,李治.
《民法典》第992条的法理阐释与规范意蕴[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63(5):91-105.
二级引证文献
3
1
乌日力嘎.
类案判断“双重相似标准”的反思与重构[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3,38(6):146-156.
被引量:2
2
王理万.
求解中国人权的“四个之问”——2023年中国人权研究的理论述评与展望[J]
.人权,2024(2):165-196.
3
杨畅,PAN Yingzhao(Translated).
Understanding the Human Rights of Modern Individuals—Revisiting Habermas’s Dual Critique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J]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2024,23(2):420-475.
1
梁华,王立娟.
公共政策执行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冲突与调适[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7(6):12-13.
被引量:1
2
项赠,郭文亮.
从“权力维稳”到“权利维稳”的必然选择——基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视角[J]
.求实,2013(7):50-53.
被引量:4
3
李丽红.
浅析公共政策执行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冲突[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2(4):29-30.
4
江平,龙卫球.
法人本质及其基本构造研究——为拟制说辩护[J]
.中国法学,1998(3):71-79.
被引量:125
5
王淑梅.
传统文化与可持续发展[J]
.理论探索,1999(2):16-17.
被引量:2
6
李玉香,刘百妮.
协调解决企业名称权与商标权冲突的合理性分析[J]
.人民司法,2005(3):82-85.
7
刘光国,吉春华,罗辉.
反社会人格的形成与转化分析——从一个罪犯的反社会人格形成与转化看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J]
.中国监狱学刊,2010,25(1):115-117.
8
马小红.
试论中国传统法中的“和谐”观--兼论古今法理念的连接[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24(5):83-91.
被引量:1
9
王元.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分野视角下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建设[J]
.今日中国论坛,2013(4S):9-10.
被引量:2
10
李永刚.
公共政策评价的困境——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两难[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1999,1(4):41-43.
被引量:10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