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仁者人也”新解 被引量:1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仁也者人也"是古代儒学中的重要论题,在历史上有两种主要的解释。汉儒及其影响下的训诂的解释,可谓"人能亲爱施恩说"。宋明理学家注重经典的思想诠释,其义理的解释都把身体意识与仁结合起来,可谓"人之所以为人说"。除了这两种解释,还有第三种解释的可能,也就是"人指他人说","仁"包含着他人优先的伦理意义。对"仁者人也"的三种理解反映了不同历史时代的哲学思维,从不同方面丰富了人们对儒学仁论或人论的理解。
作者 陈来
出处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共5页 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作者简介 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4)。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58

引证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