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宋景文公笔记》的字学好尚与文章观念——兼论唐宋散文发展中的语言革新问题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宋祁《宋景文公笔记》自觉传承五代宋初以来的字学传统,重视《说文》,好求本字、本音、本义,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学术研究和文学批评。该书体现了宋祁在学术方面的字学好尚,以及以用字为本位的文章观念,即强调用字的准确性,崇尚以故为新、复古还雅的语言效果。这种文章观念及相关创作实践,烛照出唐宋散文语言革新的复杂生态:韩愈既强调用字复古,又重视造句创新,奠定了散文语言发展的健康基调;中唐至北宋诸家各有所长;欧阳修更重视造句,遂为语言革新之路确立了最终方向,这是他和宋祁的根本分歧。宋祁的文章观念与创作成就,虽不足以主导唐宋散文发展之大势,但为散文语言的健康发展留下了珍贵的参照与提醒。
作者 谢琰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89,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唐宋转型视野下的散文演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CZW02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文献集成"成果(项目编号14ZDB066)
作者简介 谢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出版过专著《北宋前期诗歌转型研究》等。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33

  • 1祝尚书.北宋“太学体”新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73-77. 被引量:14
  • 2葛晓音.欧阳修排抑“太学体”新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0(5):63-66. 被引量:9
  • 3曾枣庄.北宋古文运动的曲折过程[J].文学评论,1982(5):83-90. 被引量:14
  • 4吕肖奂.欧阳修对奇险风格的矛盾态度——兼论其对太学体形成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1):102-104. 被引量:7
  • 5韩琦.《故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赠太子太师欧阳公墓志铭》,《安阳集》卷50,《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本,第1089册,第536页.
  • 6东英寿.《"太学体"考》[J].日本中国学会报,1988,40.
  • 7东英寿.《"太学体"考》,收入东英寿著,王振宇等译.《复古与创新:欧阳修散文与古文复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25-141页.
  • 8徐度.《却扫编》,《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3册,第769页.
  • 9林駉.《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卷4,“欧苏之学”条,《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42册,第55页.
  • 10叶适.《习学记言》卷47,《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49册,第770页.

共引文献12

同被引文献11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