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西夏佛经序跋译注》读后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聂鸿音新著《西夏佛经序跋译注》,广搜存世西夏佛经卷首或卷尾的40篇序跋加以翻译与考释,并附录摘自黑水城出土汉文佛经的发愿文22篇,是西夏时期佛经发愿文、序跋的集大成者。该书首次汇集并系统整理了俄藏黑水城文献中西夏文佛经里的发愿文与部分题记,并对这些佛经序跋的内容进行了语文学与文献学考释:首次明确界定了西夏文"序"、"跋"、"后序"、"愿文"、"题记"等文体,详细分析了它们的具体结构层次:首次实践了一种模拟西夏文学风格的接近古典的西夏文翻译手法。这份基础材料的汇集和译注的出版,必将嘉惠西夏学界、佛学界、中国文学史学界的研究。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5-227,共3页 NingXia Social Sciences
作者简介 刘红军(1961-),男,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西夏学; 孙伯君(1966-),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献语言学、西夏学。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聂鸿音.俄藏5130号西夏文佛经题记研究[J].中国藏学,2002(1):50-54. 被引量:30
  • 2聂鸿音.西夏佛经序跋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 3西田龙雄.西夏文华严经:Ⅲ[M].京都:京都大学文学部,1977.
  • 4Е. и. Кычанов, Капалог ттгупских буддийских nамяl1llиков[ М]. Киот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Киото, 1999.
  • 5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 6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俄藏黑水城文献:20[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二级参考文献13

  • 1聂鸿音.关于西夏主体民族起源的语文学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1996(5):78-83. 被引量:9
  • 2陈炳应.《天梯山石窟西夏文佛经译释》[J].考古与文物,1983,.
  • 3З.И.Горбачвоа и Е.И.Кычанов,Тан гу тские руко лнсв и кснло графы, Москва: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литературы, 1963 г., стр. 97-98.
  • 4东北帝国大学法文学部编.《西藏大藏经总目录索引》[Z].NO.3793.
  • 5蓝吉富主编.《现代佛学大系》[Z]第59册.台北:弥勒出版社,1982年..
  • 6史金波.《西夏佛教制度探考》[J].汉学研究,1995.
  • 7法尊,张克强等译.《格西曲札藏文辞典》[Z].北京:民族出版社,1957年.
  • 8罗炤.《藏汉合壁<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考略》[J].世界宗教研究,1983,.
  • 9黄振华,常凤玄..《明代重刊藏汉合壁<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西夏译经题记研究》[A]....《藏学研究文选》[C]..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
  • 10史金波,聂鸿音,白滨.《西夏天盛律令》[Z].《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Z]甲编第5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44,248页,第250页.

共引文献80

同被引文献10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