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的标题即宣告了它的核心目标:提出一种可以整合常见的人文主义手法和电脑计算手法的文学文本阅读形式。近年来,运用计算机来阐释文学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一方面,弗朗科·莫瑞狄(Franco Moretti)、马修·乔克斯(Matthew Jockers)、马修·威尔肯斯(Matthew Wilkens)和安德鲁·派博(Andrew Piper)等学者支持运用主题建模、网络分析等精密机器技术来揭示从海量数字化文学资料库中挑选出的语言与形式的宏观模式。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53,共20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作者简介
霍伊特·朗(Hoyt Long),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日本文学、媒体历史、文学社会学与数字人文,著有On Uneven Ground:Miyazawa Kenji and the Making of Place in Modern Japan(2012),与苏真一起合作负责芝加哥文本实验室(Text Lab)。
苏真(Richard Jean So),美国芝加哥大学英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人文等,著有Transpacific Community:America,China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a Global Cultural Network(2016)。
林懿,女,南京大学英语系博士研究生,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英美文学与文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