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延安时期的戏剧紧承社会时代的要求。在"社会集体想象物"表现抗战救亡和民族解放时代中,"形塑者"自觉地成为文艺大众化道路上的"殉道者"。包含众多社会角色的"他者",被赋予了形象塑造者的思想和诉求,在遮蔽个性的特征中承载着启蒙与救亡的社会责任。三者联动地反映着延安时期戏剧借鉴外国戏剧发展的经验与自身脱变的过程。
出处
《当代戏剧》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共3页
基金
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2015年度基金项目"从‘大戏’看延安时期戏剧人物形象的嬗变研究"(15BWY2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