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超凡入圣”与“即凡而圣”——儒家“圣人”观念的历史考察与现代反思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圣人"观念在现代社会看似已不合时宜,但在传统儒学中却不可或缺。儒学本身是一套以希圣、成圣为精神追求的完整学问。在儒学的发展中,圣人观念有治统化和心性化两个层面的偏向,而治统化的圣人观逐渐淡化,转以心性的成就作为对圣人的主要规定。儒家的圣人观念大体上可以说是人伦与天道的统一,人性与圣性的统一,循理与自由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个体与全体的统一。其在历史中呈现出越来越开放、越来越通俗的趋向,圣人之德从殊德转为总德,从绝德变为通德。儒家圣人观蕴含了儒家式的古典平等、自由观念,对人生和世俗社会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引导功能。圣人之旧德蕴含了沟通现代新德的可能,且别具优越的特质,对现代社会和人生可有其价值理想方面的贡献。
作者 李可心
出处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78,共9页 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4LZUJBWZY056)
作者简介 李可心,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讲师,哲学博士(甘肃兰州73000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朱彬.礼记训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6.479.
  • 2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
  • 3王荣宝.法言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322.
  • 4陈立.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
  • 5程颢 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 6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 7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01.
  • 8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13.
  • 9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 10.《荀子·性恶》[M].,..

共引文献1729

同被引文献22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