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走班制教学的类型与特点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的走班制教学分为选修课走班制教学、必修课走班制教学以及全员全科选课走班制教学三种类型,具有课程的多样性、班级的流动性及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三个特点。我国开展走班制教学的关键在于学校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走班制教学必须针对其特点来设计。
作者
戴季瑜
机构地区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出处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56,共3页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关键词
中小学
走班制教学
类型
特点
分类号
G632.0 [文化科学—教育学]
作者简介
戴季瑜(1990-),女,广东韶关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1
B.霍尔姆斯.比较课程论[M].张文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3.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http://www.moe.edu.cn/, 2001-06-07.
3
孙金良.“走班制”教学实验引发的变化[N].中国教育报,2007-11-20(7).
4
赵小雅.“选课走班”:种种现实如何面对[N].中国教育报,2014-6-4(6).
5
马晖.“没有班级”的学校:北京十一学校改革考[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4-29.
6
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
20
1
潘开元.
体育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应用[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7(5):64-66.
被引量:1
2
蔡辰梅.
“我”和“我所教的课”——教师与课程的具体关系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2):51-54.
被引量:6
3
张文军,张健,许为民.
个体主义文化传统对英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2):143-150.
被引量:7
4
周葆华,丁淑贞.
基于研究型教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调查研究[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3(2):93-95.
被引量:1
5
闫志明,曲文香.
教师视域中的课程改革与数字教育资源——对烟台市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调查[J]
.现代教育技术,2008,18(7):24-28.
被引量:1
6
王冬青,许骏.
学习环境设计的新方法:应用多元评价促进学习与发展[J]
.电化教育研究,2008,29(6):49-55.
被引量:17
7
刘岸英.
学校文化优化与重建的策略[J]
.教育探索,2008(12):32-33.
被引量:2
8
闫引堂.
课程内容变迁的制度主义分析[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5):9-13.
被引量:4
9
王琰.
批判课程理论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10(5):8-9.
10
廖美盛,雷斌根.
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实施生命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上饶市为例[J]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7):118-120.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45
1
胡志红,黄家华.
“分层走班”制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1(7):29-29.
被引量:5
2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刘迎春.熊志卿.2004.
3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4-09-04)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 id=20140904164024846&cata_id=N003.
5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EB/OL]http:ff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732/201412/181664html.
6
李曙婷,李志民,周昆,张婧.
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中小学建筑空间模式研究[J]
.建筑学报,2008(8):76-80.
被引量:35
7
陈骁,薛婷彦(图).
在走班中完成分科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分层选择教育取得新突破[J]
.上海教育,2008(22):16-18.
被引量:1
8
方征.
我国小班化研究现状评估与展望——1998-2009年的文献计量分析[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4):78-82.
被引量:28
9
夏崇,付晓燕.
高中“走班制”分层次教学实验开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
.科教导刊,2011(25):87-88.
被引量:7
10
张鹏,赵媛.
“走班制”搞活办学新局面——专访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高级中学曹彦彦校长[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24):71-7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1
1
刘佳.
我国中小学实施体育走班制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体育视野,2024(14):54-56.
2
杨阳,马胜敏.
深度学习视角下体育走班制的意涵阐释、现实阻碍与进阶之径[J]
.体育视野,2023(15):44-46.
3
周崐,李曙婷,林晴晴,方坤宇,王菲,徐健.
“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下中学教学空间模式研究[J]
.建筑学报,2022(S01):109-116.
被引量:2
4
刘二茹,姜君.
我国高中走班制的研究现状分析——基于2001—2015年的CNKI期刊数据[J]
.教育参考,2016(5):27-32.
被引量:1
5
史利平.
“走班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挑战与应对[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28(3):51-52.
被引量:2
6
扈岩,任涛.
高考改革背景下考试评价对高中走班制指导作用分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8):17-20.
被引量:3
7
杜红敏.
普通高中走班制教学模式下教师自身建设探析[J]
.教育观察,2017,6(18):33-35.
被引量:2
8
肖凯键,史振卿.
走班制下海南高中历史教学评价方法之架构建议[J]
.新作文(教研),2018,0(1):107-109.
9
卓思欣,张英,胡位荣.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学实验课“走班制”教学策略探究[J]
.中学生物教学,2019(12):4-7.
被引量:1
10
胡雪.
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研究[J]
.文理导航,2020,0(8):90-9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何沛.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实施走班教学的评价分析[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9):51-52.
2
刘佳.
我国中小学实施体育走班制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体育视野,2024(14):54-56.
3
于洪磊,张姗姗,付本臣.
我国中小学校空间研究的思潮脉络解析及价值体系建构[J]
.建筑学报,2024(S01):166-171.
被引量:1
4
陈贵省,颜清上,阎淑荣,邵桂花.
大豆孢囊线虫的危害及其防治[J]
.作物杂志,2000(1):6-9.
被引量:14
5
黄鸿.
把握共性,抓好特殊性——新高考背景下浙江省宁波中学内地新疆高中班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
.中国民族教育,2018(2):22-25.
6
卓思欣,张英,胡位荣.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学实验课“走班制”教学策略探究[J]
.中学生物教学,2019(12):4-7.
被引量:1
7
吴晓荣.
探讨走班制背景下的高中生管理问题[J]
.情感读本,2019,0(26):93-93.
8
邓久波.
新高考“走班制”背景下生物学备课组建设的探索[J]
.中学生物教学,2021(1):19-21.
被引量:1
9
罗银科,黄晶.
我国走班制研究的反思与瞻望——基于学科特征与研究路径的二维视角[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3(3):114-120.
被引量:3
10
叶丽娜.
走班制背景下高中生的管理问题研究[J]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1(10):15-16.
1
张燕.
数学“走班制”教学的利与弊[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8(9):116-116.
2
刘佳鑫.
“走班制”背景下的地理教学[J]
.新课程(综合版),2016,0(11):10-10.
3
许菁.
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点[J]
.半月谈,2015,0(1):77-77.
4
马成燕.
生物课程资源在分层走班制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
.中学生物教学,2016,0(3):22-24.
被引量:2
5
谭发礼.
走班,可别蜂拥而上[J]
.广东教育(综合版),2016,0(3):70-70.
6
谭发礼.
走班!不可蜂拥而上[J]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2015,0(11):87-87.
7
谌鹏飞.
“走班制”教学大家谈——走班让我充满斗志[J]
.半月谈,2015,0(1):74-75.
8
黄世敏.
论分层走班制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优越性[J]
.教师,2015,0(8):34-35.
被引量:4
9
薛森强.
借鉴国外“走班制” 提升中学教育水平[J]
.基础教育参考,2012,3(18):80-81.
被引量:2
10
陈亚珍.
谈农村初中的数学走班教育[J]
.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0(3):41-42.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