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刍议比值定义法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阐述了比值定义法的内涵和外延,论述了比值定义法的类型,区分了比值定义式与物理量决定式这两类容易混淆的数学表达式,最后提出了在理解比值定义法时的注意事项.希望从这5方面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比值定义法.
作者
唐冬梅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江宁分校
出处
《物理通报》
2016年第3期38-40,共3页
Physics Bulletin
关键词
比值定义法
内涵
外延
分类号
G634.7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1
邢红军.
按照比值定义法的本质改进高中物理概念的编写[J]
.物理教师(高中版),2004,25(4):5-7.
被引量:35
2
王友生.
注意区别两种不同类型的比值定义[J]
.物理教师(高中版),2003,24(11):19-20.
被引量:2
3
殷作模.
例谈高中物理比值定义法[J]
.中学物理,2013,31(4):92-93.
被引量:5
4
朱文军,陆建隆.
例谈比值定义法构建物理概念[J]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10,28(10):75-77.
被引量:7
5
陈文广.浅析物理量的定义式和决定式.百度文库.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张宪魁,王欣.物理学方法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3
朱锭雄.物理教育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共引文献
39
1
王松坤.
加速度的教学研究[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5,16(2):88-89.
2
李玉峰,金美芳.
谈物理教学中的“概念定义方法”教育[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3):389-392.
3
蓝永康.
从速度的定义谈运动的本质[J]
.中国科技信息,2011(11):46-46.
4
邢红军,胡扬洋,陈清梅.
密度概念教学的高端备课[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3(8):53-56.
被引量:23
5
邢红军,胡扬洋,石尧,王慧.
压强概念教学的高端备课[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3(10):18-20.
被引量:10
6
胡扬洋.
对密度教学中前概念与比值定义法的再认识[J]
.物理通报,2014,43(2):118-121.
被引量:4
7
邓小雄,李正良,黄丽丽,唐彬.
辩证思维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教育,2014(9):144-146.
8
石尧,陈清梅,邢红军.
论高中物理“磁感应强度”教学的逻辑[J]
.物理教师,2014,35(7):11-13.
被引量:7
9
谭龙飞.
彰显比值定义法内涵的教学策略——以“速度”教学为例[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4,0(12):18-20.
被引量:1
10
杨威虎,马晓玲,马文学,马亚鹏.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研究——基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对比分析[J]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15,33(2):6-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7
1
陈秋宏,王永威,孙茂珠.
基于phyphox软件的线上实验教学设计——以“实验: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之间的关系”为例[J]
.湖南中学物理,2021(8):89-91.
被引量:2
2
滑秀林,白水.
关于比值定义法的哲学思考[J]
.管理学刊,2002,21(2):52-75.
被引量:1
3
鲍宗豪.
比较方法的认识论意义[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4(1):16-22.
被引量:1
4
邓京华.
动物是否有思维?[J]
.心理学探新,1981,6(3):13-16.
被引量:1
5
李宏芳.
量子力学的退相干解释及哲学[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5):94-99.
被引量:5
6
成素梅.
从测量解释理论到测量哲学的兴起[J]
.河池学院学报,2007,27(1):1-5.
被引量:3
7
王素霞.
哲学思想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J]
.科技信息,2007(16):50-50.
被引量:4
8
刘月生,韩锋.
新测量观的重大变革——评成素梅教授的测量哲学[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6):742-746.
被引量:1
9
王坤.
浅谈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指导作用[J]
.新课程(中学),2013(1):185-185.
被引量:2
10
邢红军,胡扬洋,石尧,王慧.
压强概念教学的高端备课[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3(10):18-2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4
1
蒋炜波.
关于比值定义相关问题的探讨[J]
.物理教学,2020,42(11):31-34.
被引量:9
2
孙骏.
“比值定义法”的显性表象与隐性内涵[J]
.物理之友,2021,37(5):35-35.
被引量:3
3
郑华云.
可视化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校本应用[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7):116-120.
被引量:1
4
许炳超,谭兴毅,许刚,贺叶露.
物理测量的哲学思想[J]
.三峡高教研究,2023(1):20-23.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马展荣,余婷婷,冯招琴.
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以"密度"概念的教学为例[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2(23):24-27.
2
林军.
在建构概念的深度学习中渗透物理研究方法的教育——以“物质的密度”教学为例[J]
.中学物理,2022,40(22):53-56.
被引量:3
3
黄立伟.
运用学习迁移理论发展初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J]
.广西教育,2023(1):76-79.
被引量:1
4
徐明宪.
谈"类比法"在教学中的运用[J]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2(6):48-49.
5
许炳超,谭兴毅,许刚,贺叶露.
物理测量的哲学思想[J]
.三峡高教研究,2023(1):20-23.
6
望江平.
高中电场强度概念建构的多重表征策略[J]
.物理教学探讨,2023,41(8):13-15.
7
石俊杰.
用Geogebra辅助初中物理机械运动图像问题的教学[J]
.物理通报,2023(11):128-132.
被引量:2
8
石俊杰,吴倩.
应用Geogebra解决初中物理非线性问题[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3(36):47-50.
9
陈俊,邓程,陈雨杰,殷小兰,龙兴明.
比值定义法测量雾化小水珠直径[J]
.中学物理,2024,42(5):59-61.
被引量:1
10
吴怀峰,宋书婷,殷莉,刘杭州.
比值定义法三种方式的讨论[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4(29):10-12.
1
刘益成,易碧金.
地震仪噪音零漂的测试原理和计算方法研究[J]
.物探装备,2005,15(2):75-76.
被引量:3
2
陈扬光.
数据挖掘在入侵检测过程中的探讨与分析[J]
.中国科技博览,2013(22):221-221.
3
梁东艳.
自动记录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串口应用探讨[J]
.教师,2015,0(11):104-104.
4
睢玉蔷,孔庆江.
“多面”效率公式[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09(1):34-35.
5
王震,王执铨,茅耀斌.
基于纹理方向的描述和对具有方向性纹理图象的分类与分割[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2002,7(12):1279-1284.
被引量:9
6
王春红.
NURBS曲线的生成及其权因子的微调作用[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9(4):16-18.
被引量:2
7
万长林,史忠植,胡宏,张大鹏.
基于本体的语义Web服务QoS描述和发现[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1,48(6):1059-1066.
被引量:9
8
刘瑞玲.
基于粗糙集和边缘信息测度的图像边缘检测算法[J]
.计算机与现代化,2009(10):92-94.
被引量:2
9
朱秋虹.
自主建构 内化概念——多媒体技术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2):97-97.
被引量:1
10
范作宪,董恩生,曹河,庞宇.
同面多电极传感器敏感场计算方法研究[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3,21(4):1109-1111.
被引量:3
物理通报
201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