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校园刊物中的“新旧之争”——1917-1919年北大内部国故派与新文化派的对峙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文化运动期间北大学术风气对全国学术思想有很大影响,文科中新旧观念的并存更是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围绕北大当时两种学生刊物的刊布,结合具体历史场景讨论1917-1919年间北大内部国故派与新文化派形成对峙的过程,从中看出"兼收并蓄"的校风下这两派力量在学校内部的生存状况。旧派虽然在对待新文化的态度上与新派迥异,但同时也自觉与校外旧势力区分,并在一定程度上与校内新派在对峙中形成积极的制衡,维系了北大内部权势结构,表明新旧之间的差别并不如后人想象的那样大。
作者 刘媛媛
出处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05年第4期33-42,共10页 Graduate Students'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38

  • 1罗志田.古今与中外的时空互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关于整理国故的思想论争[J].近代史研究,2000(6):56-106. 被引量:30
  • 2傅斯年.新潮发刊旨趣书[J].新潮,1919,:14-14.
  • 3顾颉刚.《回忆新潮社》,收入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二),三联书店,1979年,第124—126页.
  • 4冯友兰.《三松堂自序》[M].[北京]三联书店,1964年版..
  • 5许德珩.《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五四运动回忆录》(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1页.
  • 6微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第74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 7本杰明·史华慈.《(五四运动的反省)导言》,《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第11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 8《请看北京学界思潮变迁之近状》,《公言报》,1919年3月18日.
  • 9《时报》,1917年4月13日.
  • 10“本社记事录·起始末”[J].国故;月刊,1919,.

共引文献52

同被引文献13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