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13~15岁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上肢水中等动力量训练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探讨水中等动力量训练对13~15岁100 m蛙泳运动员专项力量、运动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中等动力量训练对提高100 m蛙泳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和运动成绩具有更为优越的效果。
作者
樊柳可
机构地区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出处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5年第4期47-49,共3页
Chinese Sports Coaches
关键词
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
水中等动力量训练
专项力量素质
分类号
G861.13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李建平,林锡汉,罗兆应,李玉良.
WH-Y型游泳训练测试仪的研制与应用[J]
.中国体育科技,1993,29(Z1):132-135.
被引量:2
2
张鑫.
11-14岁年龄组游泳运动员发展耐力素质训练手段的应用[J]
.经营管理者,2013,0(2X):385-385.
被引量:1
3
梁锡华,彭寅安,祝冬青,易帆.
不同力量训练对不同距离游泳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J]
.湖北体育科技,1997,16(3):29-34.
被引量:10
4
约翰.特普,迈克.皮里尔,里卡.夏普,戴维.科斯特尔,梁秀兰.
不同年龄游泳运动员的训练与技能特征[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82,2(1):90-93.
被引量:1
5
仇婷婷,王若光.
对游泳训练中水上力量训练的新观察[J]
.安徽体育科技,2007,28(1):34-36.
被引量:8
6
纪纲,绍文芳.
水上牵引训练对普通高校游泳运动员短距离成绩的影响[J]
.茂名学院学报,2007,17(6):82-84.
被引量:1
7
陆青.
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针对性、均衡性、选择性及其相关安排的探讨[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95-97.
被引量:5
8
仇加勇.
水中移动式牵引力量训练对提高短距离自由泳速度的研究[J]
.安徽体育科技,1996,17(1):11-13.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张昌亨,林诗存,胡子铭,龙斌,王超英,石波,欧康平,梁九二,彭明石.
水上牵引训练的短期效应[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33(1):22-25.
被引量:1
2
刘明菊,陈家琦.
骨骼肌纤维类型研究的新进展[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3(4):16-20.
被引量:6
3
毛勇,毛璞,魏红.
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综述)[J]
.山东体育科技,1997,19(4):45-49.
被引量:7
4
陆一帆,张亚东.
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新观点[J]
.游泳,2004(4):14-15.
被引量:11
5
王健,朱祖祥.
肌纤维类型及其转变[J]
.人类工效学,1997,3(4):46-50.
被引量:2
6
高伟.
浅析澳大利亚奥运会游泳运动员的力量训练[J]
.游泳,2002(6):18-25.
被引量:5
7
陈武山,甘清瑛.
中外竞技游泳训练比较[J]
.体育学刊,2005,12(2):111-114.
被引量:20
8
王跃新.
澳大利亚游泳教练员的训练方法[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05(1):56-57.
被引量:3
9
杰姆斯,依.康西爱.美国游泳技术和训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4:72-78.
10
《游泳运动》编委会.游泳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92-98.
共引文献
20
1
黄波.
短距离游泳项目速度力量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8(4):73-74.
被引量:20
2
杨国宽.
力量训练在高校业余游泳训练中的运用研究[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71-74.
被引量:2
3
黄超群.
谈游泳运动员的力量训练[J]
.少年体育训练,2007(4):53-54.
被引量:1
4
李文静,段若岚,付吉全.
训练用阻力泳装的效果研究和评价[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58-60.
被引量:5
5
王芳.
对花样游泳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探讨[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4):50-52.
被引量:9
6
陈正权,仲宇.
游泳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研究[J]
.科技信息,2009(2):12-12.
被引量:2
7
李文涛,徐海泉,郑念军,吴耀宇,李卫平.
优秀游泳运动员陆上力量训练的准实验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5):66-70.
被引量:1
8
聂春丽,梁子鹏.
业余蹼泳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实验分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11):38-39.
9
张子华,郑伟涛,马勇,杨锋.
基于CFD的赛艇阻力板空气动力性能数值模拟[J]
.体育科学,2012,32(4):35-40.
被引量:3
10
王兆龙.
脚蹼对11~13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自由泳打腿训练效果的作用[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15,23(3):52-53.
1
王腾.
对100米起跑影响因素的探究[J]
.搏击(体育论坛),2015,7(2):54-57.
2
谭国林,卢永德.
男子100m蹼泳速度探索[J]
.体育科技,1996,17(3):7-9.
3
李倩,贾利霞.
博尔特的成功因素对科学选材启示的分析[J]
.中国科技博览,2011(31):258-258.
4
邹艳丽.
宁泽涛、余贺新100m自由泳速度变化特征比较分析[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17,25(1):57-58.
5
李应伟.
影响篮球运动的力量训练效果因素分析[J]
.少林与太极,2011(4):58-60.
被引量:1
6
史新艳.
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有效性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0(3):136-137.
被引量:2
7
王家磊,刘根平.
体育运动中的小肌肉群及其力量训练[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6).
被引量:4
8
胡水.
影响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效果的因素[J]
.时代教育,2008(10):120-120.
被引量:2
9
何建刚.
中美男子100米技术特点的比较及我国短跑落后原因的分析[J]
.四川体育科学,2013,32(5):56-59.
10
李爱国.
对男子100m跑二级运动员身体素质与运动成绩的相关分析与研究[J]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1):92-93.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