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创新教育模式初探
被引量:
3
The elementary exploration of innovations education patter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探讨创新教育模式,实施教学创新,培养新型高层次人才是高校体制创新的核心;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落脚点。只有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促进教育与经济的结合,才能推动知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
李永臣
机构地区
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4-16,共3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创新人才
创新能力
创造能力
高等教育
教育模式
素质教育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
1
褚平.
以学生为本: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理念[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19(1):40-43.
被引量:41
2
王义遒.
以创新为灵魂,改善和优化高校整体育人环境[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6(2):4-9.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吴文侃 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
2
经合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M].1996.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4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
周远清.21世纪:建设高等教育强国[N].中国教育报,1999-11-18.
共引文献
49
1
韩宝庆.
对公安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08(8):93-94.
2
杨载田,谢莉.
旅游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探索[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8(4):314-316.
被引量:15
3
殷翔.
浅谈素质教育中公安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S2):497-499.
被引量:1
4
沈晓静.
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与培养[J]
.学海,1999(6):99-102.
5
罗公利,王士卿.
试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2):107-112.
被引量:20
6
陈雪,吴冬梅.
明确价值目标 强化服务功能——论如何增强公共理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8):160-162.
7
马骏,沙润.
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课程建设的研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75-77.
被引量:15
8
陶宇,李志林,王颖,潘道广.
以学生为本 做好高校学生工作[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81-82.
被引量:17
9
李小平,董博.
学分制条件下实现“两课”教育教学实效的理性思考[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3):110-114.
被引量:3
10
叶琪瑛.
浅谈加入WTO形势下高校素质教育[J]
.南平师专学报,2002,21(2):8-10.
同被引文献
5
1
张学松,白恩远.
工程本科创新教育模式探讨[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4):54-56.
被引量:3
2
安连锁,米增强,孙萍茹,王秀梅.
创新教育与高校创新教育体系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2(2):29-31.
被引量:48
3
戚明钧.
论创新教育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现代意识的实现[J]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22(2):1-5.
被引量:3
4
郭平.
新时期创新教育简论[J]
.中国成人教育,2002(12):15-16.
被引量:16
5
方祥原.
谈中学生创造性人格塑造[J]
.教育探索,2003(8):5-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叶立雄.
高校“两课”创新教育途径探析[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6):94-96.
2
高智琛.
明确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 促进创新人才的科学培养[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6):230-232.
被引量:7
3
班允凤.
高等院校创新教育模式建构初探[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77-7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郑炳年.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94-94.
2
郑炳年.
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
.科技资讯,2008,6(21).
被引量:2
3
肖玉巍,高智琛.
以人本理念推进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创新[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9):121-123.
被引量:5
4
高智琛,王永会.
实理一体化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9):32-34.
被引量:2
5
王永会,高智琛.
实理一体化: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新途径[J]
.实验室科学,2013,16(3):1-3.
被引量:5
6
胡永,高屹,孙懿.
信息学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
.西藏教育,2014(3):41-43.
7
李娜.
浅谈高等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构想和实践[J]
.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1):146-146.
8
杨学山,祝霞,梁琪,韩舜愈,李永才.
新时代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与对策[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2,43(8):88-93.
被引量:1
9
沙力争,赵会芳.
轻工学科群综合人才培养的专业实验模式[J]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8,28(11):53-55.
被引量:4
1
王明福.
高校体制创新探微[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9(4):57-58.
被引量:3
2
左开群.
论网络化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J]
.经济师,2005(8):98-99.
被引量:5
3
李忠,张晓黎.
校董会:高校体制创新的一种模式选择[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8(4):115-121.
被引量:2
4
郝善学.
关于创新教学的思考[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77-80.
被引量:3
5
史蓉晖.
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成才之路,2015,0(11):8-9.
6
钟芸香,莫红梅.
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5(15):388-389.
被引量:2
7
郑泽芳.
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0(7):40-40.
被引量:2
8
王世梅.
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10(2):71-71.
9
张瑄.
浅论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和措施[J]
.交通高教研究,2003(1):39-40.
被引量:1
10
史蓉晖.
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1(6):31-32.
被引量:3
教育探索
2002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